[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投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1577.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婵;张保安;黄来云;陈浩鹏;罗仕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B01F7/16;B01F15/00;B01F15/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管 水体 菌液箱 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 微生物处理 搅拌器 输液泵 封闭结构 水体治理 出液口 管壁 菌剂 菌液 通孔 连通 微生物 淹没 投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投菌装置,包括菌液箱、搅拌器、输液泵、输送管以及淹没于水体的排放管,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菌液箱,所述输液泵用于将菌液从所述菌液箱送至所述输送管,所述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排放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排放管的管壁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与人工投加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投菌装置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菌剂均匀投放至水体,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投菌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修复污染水体方法之一是通过向水体中投加高效菌剂,利用其新陈代谢作用,吸收、降解污染物,最终合成自身细胞组织或分解为无毒无害化合物,从而净化水质;菌剂包括液态菌剂和固态菌剂,固体菌剂是指具有吸附性的材料作为附着载体来吸附微生物。
通过投加微生物来治理黑臭水体,由于其具有经济、效果稳定、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越来越成为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主流;利用微生物来治理黑臭水体,在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都要定期投加菌剂,目前菌剂的投加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投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菌剂投加不均匀,也影响微生物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投菌装置,与人工投加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投菌装置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菌剂均匀投放至水体,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投菌装置,包括菌液箱、搅拌器、输液泵、输送管以及淹没于水体的排放管,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菌液箱,所述输液泵用于将菌液从所述菌液箱送至所述输送管,所述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排放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排放管的管壁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投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菌液箱的网格,所述网格将所述菌液箱分为菌剂溶解区和菌液输出区,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菌剂溶解区,所述输液泵用于将菌液从所述菌液输出区送至所述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网格的孔径为0.5-2mm。
优选的,所述菌液箱开设有菌液出口,所述菌液出口设置于所述菌液输出区,所述输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菌液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投菌装置还包括输气泵,所述输气泵通过旁通管与输送管连通。
优选的,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投菌装置,使用时,向菌液箱中投放菌剂,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菌剂在菌液箱内的水中混合均匀形成菌液,然后在输液泵的作用下将菌液从所述菌液箱送至所述输送管,再流入排放管,排放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结构,菌液经排放管上均匀分布的通孔排出至水体,以达到利用机械化装置将菌剂均匀投放至水体;与人工投加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投菌装置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菌剂均匀投放至水体,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菌液箱;2、搅拌器;3、输液泵;4、输送管;5、排放管;6、通孔;7、网格;8、菌剂溶解区;9、菌液输出区;10、菌液出口;11、输气泵;12、加热器;13、温度检测仪;14、菌液视镜管;15、液阀;16、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1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岛式疏水曝气膜水体净化装置
- 下一篇:节能磁水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