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烟气加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0809.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9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凌云;王志伟;刘斌;赵峥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吉瑞(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22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罐 汽轮机 低温熔盐 高温熔盐 熔盐换热器 过热器 预热器 蒸发器 烟气 储能发电系统 高温烟气加热 本实用新型 高温熔盐泵 循环水泵 焚烧炉 风机 水箱 发电机 熔盐 运行稳定性 储能系统 发电效率 水箱连接 储能 进汽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烟气加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包括焚烧炉、风机、烟气/熔盐换热器、低温熔盐储罐、高温熔盐储罐、低温熔盐泵、高温熔盐泵、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汽轮机、水箱、循环水泵、发电机,焚烧炉通过风机与烟气/熔盐换热器连接,低温熔盐储罐通过低温熔盐泵、烟气/熔盐换热器与高温熔盐储罐相连,高温熔盐储罐通过高温熔盐泵、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与低温熔盐储罐相连,水箱通过循环水泵、预热器、蒸发器、过热器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一侧与发电机连接,汽轮机另一侧与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用高温熔盐储能,显著提高了汽轮机进汽温度,提高了发电效率,并利用储能系统,提高了发电侧灵活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盐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温烟气加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大量垃圾,如果不对这些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除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外,还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因此,通常采取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理生活、生产垃圾。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通常是利用焚烧炉焚烧垃圾产生高温烟气,利用余热锅炉与高温烟气换热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带动末端发电机发电。在蒸汽参数方面,虽然垃圾焚烧烟气温度一般都高于800℃,但垃圾焚烧厂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参数较低,一般为400℃、4MPa的中温中压蒸汽,垃圾发电效率一般为28-30%,比常规火力发电厂低得多。提高蒸汽参数有助于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提高发电效率,增加垃圾厂的收入,但提高蒸汽参数的同时,余热锅炉给水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也随温度的提升加剧了余热锅炉材料的腐蚀,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折旧成本。不仅在垃圾发电领域中存在蒸汽参数低、发电效率低的问题,在生物质燃烧及高温锅炉排烟余热回收领域也同样因余热锅炉升温受限的原因,限制了高温烟气的高效利用,导致发电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烟气加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烟气加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包括焚烧炉、风机、烟气/熔盐换热器、低温熔盐储罐、高温熔盐储罐、低温熔盐泵、高温熔盐泵、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汽轮机、水箱、循环水泵、发电机,所述焚烧炉通过风机与烟气/熔盐换热器连接,所述低温熔盐储罐通过低温熔盐泵、烟气/熔盐换热器与高温熔盐储罐相连,所述高温熔盐储罐通过高温熔盐泵、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与低温熔盐储罐相连,所述水箱通过循环水泵、预热器、蒸发器、过热器与汽轮机连接,所述汽轮机一侧与发电机连接,所述汽轮机另一侧与水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包括垃圾焚烧或生物质燃烧、高温锅炉排烟的工业领域产生的高温烟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套熔盐储能系统代替余热锅炉,利用高温熔盐与发电给水换热,可产生550℃的高温蒸汽,高温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带动末端发电机发电。通过高温烟气加热熔盐储能,利用熔盐的高温特性产生温度参数较高的蒸汽,可提高发电效率至38-40%,解决了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低,发电效率低的难题。
(2)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温熔盐储能,实现了发电侧的随用随发,提高了发电侧灵活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焚烧炉,2-风机,3-烟气/熔盐换热器,4-低温熔盐储罐,5-高温熔盐储罐,6-低温熔盐泵,7-高温熔盐泵,8-过热器,9-蒸发器,10-预热器,11-汽轮机,12-水箱,13-循环水泵,14-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吉瑞(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百吉瑞(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0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