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池组监控设备的新型电池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7259.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思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吴俊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检测 负极接点 正极接点 环带 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连接器结构 手柄 电流检测 电压检测 监控设备 新型电池 热敏电阻NTC 电池检测 手柄正面 通孔 绝缘 焊接 背面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池组监控设备的新型电池连接器结构,包括环带,环带上设有通孔,环带上固定有手柄,手柄正面末端分别设有电流检测接点、电压检测接点,手柄背面末端分别设有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之间焊接有热敏电阻NTC,电流检测接点、电压检测接点、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之间相互绝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测量不准、不便安装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池组监控设备的新型电池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后备电源中电池组监控系统是很多大型或重要数据机房、服务器等场所必备的一套监控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外部电源出现意外断电后,备用电池能即时启用并且保证机房服务器等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至外部供电系统恢复。
在这套系统的设计中,由于不同厂家电池的型号、容量均不同,其电池极柱所呈现的物理状态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直立凸起的圆柱形(如瓦尔塔),有的是螺丝沉孔型(如alpha电池),还有的是凸起呈长方体(如日本松下、汤浅等品牌电池),这给备用电池监控系统中传感器模块的连接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适应这种极柱形状不同,同时匹配各厂家的测量原理,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接线方法。但是统一归纳起来都存在一个缺陷:连接片接线头比较分散,且线头较多。这一缺陷带来的问题一是安装繁琐;二是使电池极柱的绝缘护套盖不住整个极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三是无法避免因连接片金属部分的引入导致电池内阻、电导、阻抗等测量的误差。
目前国内外关于这类连接片有如下两种常见的设计模式:
图3是在国外电池组监控设备的厂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如美国的密特,莱姆等),其特点是方便多信号引出,缺点是三个引出端子太过分散,不利于导线的流向性,且电池极柱的保护套基本无法再盖回去。此外导线与连接片的连接方式采用插拔端子,长时间使用或导致设备老化容易脱落,带来安全风险。
大多数国内公司采用图4的连接片设计方式,称为“双耳垫片”,其同样存在连线极柱分散,插拔式端子的安全风险等问题。
另外,上述两种连接片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缺陷,也是最为重要的缺陷:这两种连接片都是采用金属材质(一般为黄铜镀镍),而测量电路都是采用开尔文(kelvin)四线制测量方法,因此这两种连接片本身的电阻(图3、图4中虚线以内的部分)也被当成了电池的内阻、电导或阻抗,而且这种全金属连接片造成的测量误差还和连接片与电池极柱压合的紧密度有很大关系,这种误差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是无法通过后期校准等方法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池组监控设备的新型电池连接器结构,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测量不准、不便安装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适用于电池组监控设备的新型电池连接器结构,包括环带,所述环带上设有通孔,所述环带上固定有手柄,所述手柄正面末端分别设有电流检测接点、电压检测接点,所述手柄背面末端分别设有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所述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之间焊接有热敏电阻NTC,所述电流检测接点、电压检测接点、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之间相互绝缘。
优选地,所述环带和手柄采用FR4材料的PCB板制成。
优选地,所述环带和手柄的总体外廓尺寸为15mm×23mm。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8mm。
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接点、电压检测接点、温度检测正极接点、温度检测负极接点采用开尔文四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思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思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7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IP封装电源模块的引脚数量检测夹具
- 下一篇:穿芯电容老化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