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5680.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欧胜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505 | 分类号: | B29C48/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隋勤 |
地址: | 3160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塑化 本实用新型 塑化段 磨头 生产 物料加工设备 高温混合 混合段 进料段 输送段 过塑 排出 水份 送料 变色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解决了PP和PE原料流动性差、一起经过高温混合成塑化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属于物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依次包括进料段、第一塑化段、混合段、输送段、第二塑化段和磨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送料更加稳定快速,不容易提前分解;走料均匀又能使2中原料达到充分得塑化;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让其中的水份和杂质有效的排出,更加提高产品的性能;原料快速到达磨头,不变色及过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
背景技术
在物料加工过程中,目前采用单道程单回流结构的螺杆,PP原料原本流动性极差,PE相对PP好点但流动性也很差,因此,PE和PP材料一起经过高温混合成塑化效果不明显,管材易破损;所需产品达不到所需的厚度和宽度,导致同样型号的设备产生不同样的产量;原技术在同等成本控制下产量没有明显的优势;结构不成熟而达不到所需的密度及强度,产生大量废品,破碎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PP和PE原料流动性差、一起经过高温混合成塑化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分解,达到节能、高效挤出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依次包括进料段、第一塑化段、混合段、输送段、第二塑化段和磨头;
所述进料段的长度为150mm,靠近第一塑化段的一端,所述进料段设有粉末反推槽;
所述第一塑化段的长度为1400mm,第一塑化段的螺纹为倾斜设置,计量塑化段的螺纹宽度为12mm,计量塑化段的螺纹间距为120mm;
所述混合段的长度为1500mm,混合段的螺纹为倾斜设置;
所述输送段的长度为800mm,输送段的螺纹为倾斜设置,输送段的螺纹宽度为12mm,输送段的螺纹间距为120mm;
所述第二塑化段的长度为320mm,第二塑化段的螺纹为间断式设置,螺纹宽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塑化段的螺纹与轴向的夹角为6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塑化段的螺纹的个数为10条。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直径为80~1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可以在同一种螺杆使用2种不同的原料,经过第一塑化段进行第一次混合塑化,再中间混合段进行良好的充分融合,接着进入输送段进行平稳挤出,最后到螺杆末端的第二塑化段进行搅拌,二次塑化进入磨头,成功的将2种原料结合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送料更加稳定快速,不容易提前分解;走料均匀又能使2中原料达到充分得塑化;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让其中的水份和杂质有效的排出,更加提高产品的性能;原料快速到达磨头,不变色及过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PP、PE同时生产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料段;2、第一塑化段;3、混合段;4、输送段;5、第二塑化段;6、磨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欧胜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欧胜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5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理的挤出机机筒和螺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