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04992.X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居发礼;石国兵;徐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0;F24F13/30;F24F3/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冷奇峰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冷器 除湿 壳体 容腔 新风表冷器 通风系统 新风机组 风机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壳体外部 介质源 进风口 输出口 输入口 送风口 空气输送 内部安装 整体固定 内腔中 白雾 白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系统,包括新风机组,新风机组包括壳体、风机和除湿用表冷器;壳体的内部具有容腔,壳体上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进风口和送风口,容腔的内部安装有风机,风机用于将进风口的空气输送至送风口;除湿用表冷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且除湿用表冷器的输入口与输出口用于与壳体外部的介质源连通;其特征在于:新风机组还包括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整体固定安装在除湿用表冷器的后方的容腔中,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用于与壳体外部的介质源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具有结构简洁,能够防止“白烟”(或称之为“白雾”)现象,提高舒适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新风需要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因此新风的处理就较为关键,往往需要将新风处理到比较干冷的状态,而常用的除湿方式是通过新风冷凝除湿,“通过新风冷凝除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新风处理到较低的湿度。
但是,申请人经长期研究并发现:“通过新风冷凝除湿”同时也会导致新风温度较低(往往在12℃甚至更低),直接将此新风送进室内将会出现送风口产生“白烟”(或称之为“白雾”)现象,同时过低的冷风将会造成室内人员的不舒适感。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洁,能够防止白烟”(或称之为“白雾”)现象,提高舒适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洁,能够防止“白烟”(或称之为“白雾”)现象,提高舒适感的通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系统,包括新风机组,所述新风机组包括壳体、风机和除湿用表冷器;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容腔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进风口的空气输送至送风口;所述除湿用表冷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且所述除湿用表冷器的输入口与输出口用于与所述壳体外部的介质源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还包括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所述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整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除湿用表冷器的后方的容腔中,所述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用于与所述壳体外部的介质源连通。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风系统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风系统的方案后,即可方便的通过在除湿用表冷器中通入7-12摄氏度的介质来使得新风中的水蒸气达到露点温度并结露,从而起到新风冷凝除湿的作用。
与此同时,因为在新风机组的壳体内位于除湿用表冷器的后方安装有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所以,可以通过在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供入接近室温且大于除湿用表冷器中介质温度的介质源来适当提高经新风机组送风口送出新风的温度,防止因低温送风致使送风口产生“白烟”的现象,同时,也因为经送风口送出的新风温度略有提升,进而能够避免人体吸入过低的冷风而引起的不舒适感,提升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系统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新风机组:10壳体,11进风口,12送风口,13风机,14除湿用表冷器,15防低温送新风表冷器,16新风预处理用表冷器;
2排风机组:20壳体,21进风口,22送风口,23风机,24排风用一级表冷器,25排风用二级表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4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