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04187.7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曹敏;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44/02 | 分类号: | H02K44/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金属 外管 电磁泵 内管 电磁线圈组件 循环管路 底端 本实用新型 电磁泵组件 加热座 热交换系统 便于安装 拆卸方便 底端封闭 底端开口 工作效率 内管外壁 外管内壁 依次设置 作业系统 电驱动 电热棒 可拆卸 插槽 阀门 外壁 外围 侧面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包括循环管路,沿液态金属流向依次设置于循环管路中的电驱动阀门、液态金属热交换系统、电磁泵、液态金属作业系统;电磁泵包括顶端开设有出口的内管,套设于内管外围且顶端的侧面开设有入口的外管;外管内壁到内管外壁设有间隙;内管底端开口,外管底端封闭,且内管底端到外管底端设有间隙;外管下部的外壁套设有可拆卸电磁线圈组件;外管底端设置有加热座,加热座上设置有电热棒插槽;本实用新型因电磁泵及电磁线圈组件的独特设计,便于安装于循环管路中;且当电磁线圈组件受到损坏,拆卸方便,容易更换;提高了电磁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金属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
背景技术
锡等低熔点液态金属在泵输送的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带有叶轮的泵来驱动,该结构的泵驱动力不稳定,叶轮容易磨损;电磁泵以其无叶轮和驱动力稳定的特点被人们所青睐。
现有技术中,电磁泵的体积大,效率低,安装于循环管路时很难组装,如果直接串接在管道中,拆卸过程又非常麻烦,不易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泵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包括循环管路,沿液态金属流向依次设置于循环管路中的电驱动阀门、液态金属热交换系统、电磁泵、液态金属作业系统;电磁泵包括顶端开设有出口的内管,套设于内管外围且顶端的侧面开设有入口的外管;外管内壁到内管外壁设有间隙;内管底端开口,外管底端封闭,且内管底端到外管底端设有间隙;外管下部的外壁套设有可拆卸电磁线圈组件;外管底端设置有加热座,加热座上设置有电热棒插槽;还包括设置于外管底端的保护罩,电磁线圈组件、加热座位于保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外管上部的直径大于外管下部的直径。
电磁线圈组件包括套设于外管下部外壁的电磁铁芯,电磁铁芯外壁缠绕线圈;电磁线圈组件通过变压器连接电压低于36V的交流电源。
内管采用导磁材料,外管采用不导磁材料。
内管材质为铁,外管材质为不锈钢。
液态金属为锡。
外管内壁到内管外壁之间的距离为2-10㎜。
内管顶端的出口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因电磁泵及电磁线圈组件的独特设计,便于安装于循环管路中;且当电磁线圈组件受到损坏,拆卸方便,容易更换;提高了电磁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中电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中电磁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态金属电磁泵组件中电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管路,2.电驱动阀门,3.液态金属热交换系统,4.电磁泵,5.液态金属作业系统,6.出口,7.内管,8.入口,9.外管,10.电磁线圈组件,11.加热座,12.电热棒插槽,13.保护罩,14.电磁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4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的偏心磁悬浮电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永磁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