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和指纹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2338.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学涛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23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锁 传动齿轮 定位齿轮 智能驱动 本实用新型 第一传感器 锁舌齿轮 磁铁 电机 啮合 输出轴连接 电机卡死 感应连接 使用寿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定位齿轮、传动齿轮、锁舌齿轮和第一传感器,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定位齿轮和锁舌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定位齿轮上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指纹锁,所述指纹锁包括上述所述的智能驱动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可以防止电机卡死,从而可以提高指纹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和指纹锁。
背景技术
指纹锁是通过电子部件及机械部件的精密组合而生产出的安全产品。指纹识别模块在识别成功后控制动作电机启动,进而驱动锁芯离合机构进行开启和闭合动作。然而,现有的全自动指纹锁操作时,锁体的锁舌在上锁过程中,往往不能将锁舌齿轮的圈数控制到合理的位置,从而导致电机不断运行而卡死。在其电机卡死而停止时,阻断电流可升高至2A,导致电池保护板烧坏,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阻断电流升高,对线路板的冲击过大,容易导致线路板提前损坏,从而导致锁体提前损坏不能正常开关门,进而影响全自动指纹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和指纹锁,以解决现有的指纹锁的电机容易卡死而影响指纹锁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两种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定位齿轮、传动齿轮、锁舌齿轮和第一传感器,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定位齿轮和锁舌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定位齿轮上设有磁铁,起定位作用,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锁舌齿轮与锁体的锁舌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与锁体的主控制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传感器与锁体的主控制板连接。
一种指纹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设有上述所述的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盖上安装有所述第一传感器,当所述上盖和下盖合盖后,内部为一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的下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处插设有所述电机,所述容纳空腔内设有所述的传动齿轮、锁舌齿轮和定位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锁体还包括一小盖,所述小盖设于第一传感器的外侧,起保护作用,且便于第一传感器的安装、拆卸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和指纹锁,其有益效果是:
定位齿轮、第一传感器、主控制板、电机的配合设置,可以控制锁舌齿轮转动的准确圈数,从而可控制锁舌移动到合理的位置,位置可控后,就不会对锁体造成冲击,也不会使电机卡死,因此可以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解决电机卡死后停止时电流升高对线路板提前损坏问题,以及解决电机卡死对锁体冲击导致损坏开不了门的问题,避免用户被关门外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和指纹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指纹锁的智能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定位齿轮2、传动齿轮3、锁舌齿轮4和第一传感器5,所述传动齿轮3分别与定位齿轮2和锁舌齿轮4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3与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使用时,通过电机1的转动来带动传动齿轮3的转动,从而带动锁舌齿轮4的转动;同时,通过定位齿轮2来确定电机1的转动圈数,从而控制锁舌齿轮4的转动圈数;所述定位齿轮2上设有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学涛,未经郭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2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