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1030.9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烈;熊四伍;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辰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5/00 | 分类号: | B66F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起拔 杠体 撬头 本实用新型 支点槽 地钉 起钉 梯档 底座 撬杠 向上延伸 起钉器 相配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拔组件包含:起钉器(1),其包括底座(11)以及沿底座(11)向上延伸的起钉主体(12),所述起钉主体(12)沿延伸方向设有多个梯档(13);撬杠(2),其包括杠体(23)以及所述杠体(23)两端的起撬头(21)和手持部(22);所述起撬头(21)呈J字型,用于与接地地钉(3)的孔相配;所述杠体(23)靠近所述起撬头(21)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支点槽(24),所述支点槽(24)用于以所述梯档(13)为支点用于起拔所述接地地钉(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地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车辆的接地用接地线直接将车辆和大地相连接,当车体或设备外壳漏电时及时地将电通过地钉导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随着电子车辆上装设的车载电子系统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电磁兼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接地也越来越被重视。一般临时接地地钉安装采用大锤砸入的方式,操作比较容易,但回收时难以拔出、费时费力,拔出过于困难时经常会丢弃,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地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所述起拔组件包含:
起钉器,其包括底座以及沿底座向上延伸的起钉主体,所述起钉主体沿延伸方向设有多个梯档;
撬杠,其包括杠体以及所述杠体两端的起撬头和手持部;所述起撬头呈J字型,用于与接地地钉的孔相配;所述杠体靠近所述起撬头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支点槽,所述支点槽用于以所述梯档为支点用于起拔所述接地地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接地的起拔组件,其用于在接地地钉打击入土地完毕之后,根据梯档的位置和接地地钉上的孔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梯档,利用起拔组件中的撬杠穿插入接地地钉中利用杠杆原理以所述起钉器为支撑起拔所述接地地钉,取出撬杠再穿过下一梯档内重复上述的步骤直至接地地钉拔出,实现了所述接地地钉的快速起拔动作,其操作简单,也可反复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起钉主体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手持柱。所述手持柱便于在起拔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抓握,防止起钉器的倾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持柱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防滑纹路,所述第一防滑纹路提高了所述手持柱的侧面的摩擦能力,避免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握住所述手持柱而出现打滑的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杠体呈中空状,在满足撬杠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其质量相对于实心的杠体而言更为轻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持部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防滑纹路;所述第二防滑纹路提高了所述手持部的侧面的摩擦能力,避免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下压所述手持部而出现打滑而起拔不顺畅的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手持部的侧面上还包覆有一绝缘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起钉器和所述撬杠的长度大致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起钉器和所述撬杠的材质均为合金钢复合材质,其韧性好、硬度高、耐重复使用能力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起钉器和所述撬杠均为抗腐蚀件,其环境适应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辰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辰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1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千斤顶手柄延伸杆及其卡扣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叉车用超重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