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调节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9352.4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动力之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H02M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236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组 放电电路 电容 电路 外接电压源 充电电路 负压调节 电连接 负电压 正极 电子设备提供 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负极电连接 电子设备 充放电 电压源 输出端 清晰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压源转换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负压调节电路,该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及放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及稳压二极管组,稳压二极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组中第一个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组中最后一个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放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电连接需要负电压的电子设备,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用于电连接外接电压源,稳压二极管用于控制外接电压源对第一电容和放电电路充放电,以及通过改变稳压二极管的数量,实现为电子设备提供不同的负电压,并且电路简单、结构清晰、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源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调节电路。
背景技术
负压电路一般用在为电子设备提供负压。外部的电压通常是正电压,负压电路接受外部的正压源,将外部的正电源转换为负电源的电路,再输出到电子设备。
负压产生及输出电路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电容Cfly为泵电容,电容Cload为负载电容,Sl、S2、S3、S4为四个开关,分别由独立的四路时钟控制,开关Sl和旧时钟的信号相同,记为开关S3和S2的时钟信号为的互补时钟信号,记为图1所示电路产生负压的过程包括:首先,开关Sl和S4闭合,泵电容Cfly被正电压源充电,泵电容Cfly电压方向为上正下负,然后,开关Sl和S4断开后,开关S2和S3闭合,泵电容Cfly将电荷转移到负载电容Cload的下端,由于负载电容Cload上端接地,因此负载电容Cload下端为负电位,从而产生负压Nvg,泵电容Cfly周而复始的扮演着电荷搬运工的角色,如此,负载电容Cload就可以提供负压。
然而,现有技术中负压电路负压的产生和输出不能灵活地调节,只能成倍地输出,并且电路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压调节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负压电路负压的产生和输出不能灵活地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调节电路,该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及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以及稳压二极管组,所述稳压二极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稳压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组中第一个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组中最后一个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电连接需要负电压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用于电连接外接电压源;
所述稳压二极管,用于控制所述外接电压源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使所述充电电路得到稳定的正电压;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电容放电对所述放电电路充电;所述放电电路,用于将所述充电电路的所述正电压转换为稳定的负电压,并将所述负电压提供给所述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稳压二极管组中包括的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数量不同,所述放电电路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的所述负电压不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其中:
所述稳压二极管组中的最后一个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用于接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组中的最后一个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用于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外接电压源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时,所述高电平通过所述稳压二极管组、所述第一二极管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当所述外接电压源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稳压二极管组、所述第二二极管对所述第二电容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动力之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动力之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9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降压DC-DC电源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DC-DC降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