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98762.7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龙;窦向贤;王晓东;辛俊生;余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渗结构 垃圾填埋 黏土层 压实 防渗效果 基础层 膜连接 防渗 工程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垃圾填埋场 连接可靠性 光面 表面延伸 大变形 膨润土 延伸段 有效地 糙面 错位 屏障 垃圾 | ||
1.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包括库底防渗结构和库坡防渗结构,所述库底防渗结构包括铺设在库底基础层(10)上的压实黏土层(14)和铺设在压实黏土层(14)上的双光面HDPE膜(15),所述库坡防渗结构包括铺设在库坡基础层(20)上的膨润土毯(22)和铺设在膨润土毯(22)上的双糙面HDPE膜(2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黏土层(14)沿库坡基础层(20)的表面延伸形成有黏土层延伸段(21),所述黏土层延伸段(21)处于膨润土毯(22)与库坡基础层(20)之间,所述膨润土毯(22)的下端与压实黏土层(14)相连;所述双光面HDPE膜(15)与双糙面HDPE膜(23)错位相接形成有膜连接部(32),所述膜连接部(32)的宽度为30~50cm;所述库坡基础层(20)与库底基础层(10)相交接的部位处为坡脚(31),所述膜连接部(32)位于库底基础层(10)的上侧且其与坡脚(3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2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底基础层(10)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3%,所述库坡基础层(20)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0%,且库坡基础层(20)的坡度小于等于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黏土层(14)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3%,压实黏土层(14)的渗透系数k≤10-7cm/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连接部(32)与坡脚(31)之间的双糙面HDPE膜(23)上设有伸缩节(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节(33)由双糙面HDPE膜(23)回绕折叠形成,伸缩节(33)包括至少三层。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底防渗结构还包括在库底基础层(10)与压实黏土层(14)之间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的反滤层(11)、地下水导流层(12)和压实黏土保护层(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底防渗结构还包括铺设在双光面HDPE膜(15)上的第一膜上保护层(16)、铺设在第一膜上保护层(16)上的渗沥液导流层(17)和铺设在渗沥液导流层(17)上的导流层上保护层(1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填埋场场底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坡防渗结构还包括铺设在双糙面HDPE膜(23)上的第二膜上保护层(24)和铺设在第二膜上保护层(24)上的沙袋土防护层(25);所述第一膜上保护层(16)和第二膜上保护层(24)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87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建筑用的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机构
- 下一篇:一种行程实时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