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6228.2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潘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鼎石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243 | 分类号: | F25C1/243;F25C1/246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郭乐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板 竖板 主框 底板 粘连 锯齿 本实用新型 制冰盒 最大化 波谷 加水 施力 人体工程学 尺寸设计 对称设置 交叉部位 交叉形成 制作材料 隔离片 冰块 上端 冰格 等高 省力 省时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包括主框,设置在主框内的竖板、横板和固定于主框底侧的底板,在底板上设有若干施力棒;所述竖板与横板相互交叉形成若干冰格;所述竖板在与横板的交叉部位上有隔离片;所述横板的上端为若干锯齿;所述横板上的任意两锯齿间均形成波谷,且波谷与竖板等高;所述施力棒对称设置在底板上主框中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创造具有最大化防止冰块粘连的作用,不对加水做任何要求,即使加水过多,取冰依然省时省力,尺寸设计上最大化考虑了人们的舒适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而且制作材料广泛,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不增加任何制造和使用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
背景技术
制冰盒是一种用于在盛水后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内,以将该制冰盒内的水冻成冰块的冰块成型装置,尤其是在夏天炎热的天气条件下,制冰盒的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现有的制冰盒存在加水过多时,制成的冰块粘连严重,不易分开,即使依次把各冰格加水至满,在水由液态转为固态,体积发生膨胀的物理变化下,也会产生粘连的弊端。注水过程较为麻烦,且效果不好,不易取下单块冰,此种冰格取冰块时,往往先将盒体倒置,然后敲打盒体,使冰块脱离储冰格,存在取冰块麻烦的缺陷,而且需要用与冰格直接接触的方式来取冰,尤其在夏季非常不干净卫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包括主框,设置在主框内的竖板、横板和固定于主框底侧的底板,在底板上设有若干施力棒;所述竖板与横板相互交叉形成若干冰格;所述竖板在与横板的交叉部位上有隔离片;所述横板的上端为若干锯齿;所述横板上的任意两锯齿间均形成波谷,且波谷与竖板等高;所述施力棒对称设置在底板上主框中间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片的形状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各所述隔离片均被相应位置处的横板平均分割。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的高度与主框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棒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棒为圆柱体,高度为10cm,施力棒的圆柱直径为30mm-40mm。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宽度与主框宽度相同,底板的长度大于主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位于底板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竖板、横板、底板和施力棒,均采用软塑料制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所述横板的上侧为锯齿结构。锯齿结构可以在竖向上很好的防止冰块的粘连,即使制冰前加水过多,使竖向相邻的两冰块粘连在一起,锯齿也能让冰块的粘连面积较小且不连贯;因此冰块很容易分开。任意两锯齿之间的波谷高度与竖板的高度相同,防粘连的同时还让各冰格之间有水的流通通道,可以方便人们在注水时不必给每个冰格加水,选取靠中间的冰格加水直至所有冰格水满即可,非常便利实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所述竖板在与横板的交叉部位上有隔离片。在加水过多时,竖板与横板的交叉部位是冰块间发生粘连最多的部位,隔离片可以很好的起到阻隔分割的作用。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易取冰的制冰盒,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施力棒,施力棒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主体的两侧。当加水过多引起冰块粘连时,冰块的粘连部位面积也会较小且有间断,这时用手对所述两施力棒向两侧施力,各冰块受到很小的外力就可互相分开。本发明创造可用所有不容易被折断的软塑料制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鼎石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鼎石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6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