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3362.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火青;孙涛涛;韦玉川;孙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顺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C07C303/32;C07C309/62;C07C303/10;C07C309/80;C07C309/04;B01F17/02;B01F1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韦超峰;胡锋锋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物管 反应塔本体 反应塔 本实用新型 烷基磺酸钠 顶部安装 进气管 透明的 紫外灯 化工生产领域 顶部设置 更换维修 主进料管 加料 混气罐 顶口 盖帽 遮住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属于化工生产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包括反应塔本体,所述反应塔本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用于加料的主进料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混气罐连接;在反应塔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透明的置物管,所述置物管中设置有紫外灯,在置物管顶部设置有盖帽,用于遮住置物管顶口。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塔本体顶部安装透明的置物管,把紫外灯放置在置物管中,更换维修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
背景技术
烷基磺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它在洗涤、鞣制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如通过烷基磺酸钠与五氯化磷等反应可生成烷基磺酰氯,进入可以得到多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表面活性剂。
磺酸钠加工时,需要先把重油与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产生磺酰氯中间体,传统反应多是分别向反应塔内通入氯气和二氧化硫,导致混合不均匀;在反应时,需要采用光照进行催化反应,而目前紫外光设置形式不一,但大多是固定在反应塔内部,一般灯管损坏,更换维修较为麻烦。
此外,在利用反应釜进行化工合成磺酸钠时,为了及时调整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参数,需要对反应釜中的反应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从而需要从反应釜内取样进行分析测试。例如检测进料的温度、比重等。目前常用的取样方法是利用人工取样,通过打开反应釜釜盖,然后将取样管深入到反应釜内的液面下进行取样,同时反应釜中的反应通常会有有毒气体释放或者液体的腐蚀性较大,采用这种取样方式对人体危害较大,也会对周围环境进行污染。另外还有部分采用抽真空原理的取样器进行取样,缺点是取样管取样的位置固定,不能代表整个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同时取样后管道里面会有残留样品,对下一次取样的精确性造成影响。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照反应釜(申请号:201520214767.4),包括有釜体、安装于釜体内的搅拌轴、安装于釜体内侧壁上的紫外灯管、安装于釜体内侧壁上部的温度感应器,搅拌轴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釜体的顶部安装有轴流风机,釜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与轴流风机、温度感应器连接的控制器。该方案设置有散热翅片,在搅拌的同时,对物料进行散热;且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当反应釜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开启轴流风机,使反应釜内热空气及时排出,使反应正常进行。但该专利方案是把紫外灯安装在反应塔内壁,在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应塔内固定设置紫外灯不便于使用更换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塔本体顶部安装透明的置物管,把紫外灯放置在置物管中,更换维修更加方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烷基磺酸钠生产用反应塔,包括反应塔本体,所述反应塔本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用于加料的主进料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混气罐连接;在反应塔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透明的置物管,所述置物管中设置有紫外灯,在置物管顶部设置有盖帽,用于遮住置物管顶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帽一侧设置有缺口,用于通过连接线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管设置有5个,包括位于反应塔本体中心的一个,以及四周等间隔分布的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日光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塔本体中心的置物管用于放置日光灯,其余置物管用于放置紫外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塔本体底部设置有盘管,该盘管为S形弯折结构,盘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相连接,另一端封闭,并在盘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顺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顺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3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拉西坦中间体合成用酯化釜
- 下一篇:一种功能型光化学反应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