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合治具和曲面贴合治具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92736.3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1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达;高振江;王西泉;张伟灵;陈揭洪;刘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3/04 | 分类号: | B29C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覆膜件 贴合治具 变形 曲率 曲面贴合 安装板 下表面 贴合 固定装饰 限位组件 向下按压 治具总成 仿形面 上表面 装饰膜 总成本 仿形 硅胶 在机 治具 配合 保证 | ||
1.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待覆膜件(1)的下方用于固定装饰膜(2)的弹性体(11),连接在机台上的安装板(12),以及用于将所述弹性体(1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上的硅胶限位组件,所述弹性体(11)的上表面形成为用于与所述待覆膜件(1)相配合的仿形面,并且所述仿形面的曲率大于所述待覆膜件(1)的曲率,所述弹性体(11)的下表面形成有空腔(111),以使得在向下按压所述待覆膜件(1)的作用力下所述弹性体(11)向其内部发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上的容纳框(13),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框(13)内用于支撑所述弹性体(11)的浮动板(14),以及用于将所述弹性体(11)固定在所述容纳框(13)上的限位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13)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浮动板(14)的框架结构(131)和形成于所述框架结构(131)的边缘用于与所述安装板(12)相连接的连接耳板(132),所述框架结构(131)相对的内壁上形成有向上延伸至其顶面的楔形面(130),所述弹性体(11)固定在所述顶面上,所述浮动板(14)位于相对的所述楔形面(130)之间以支撑所述弹性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13)上还形成有向上凸出的连接框(133),所述连接框(133)相对的内壁上形成有所述楔形面(130),所述限位框(15)将所述弹性体(11)套设固定在所述连接框(1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5)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弹性体(11)上的限位框本体(151)和形成于所述限位框本体(151)顶面的边缘用于与所述弹性体(11)相卡接的卡脚(152),所述限位框本体(151)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153),所述弹性体(11)的底面上形成有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53)中的第一限位凸台(1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13)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凹槽(134),所述浮动板(14)的底面上形成有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凹槽(134)中的第二限位凸台(14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浮动板(14)向上运动以恢复至初始位置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箱体(16),设置在所述箱体(16)内的弹性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接的柱体(17),所述安装板(12)上形成有通孔(121),所述柱体(17)穿过所述通孔(121)抵顶在所述浮动板(14)上,
在向下按压所述待覆膜件(1)的作用力下所述弹性体(11)向下发生变形,驱动所述浮动板(14)向下运动,并通过所述柱体(17)压缩所述弹性件;
当撤去所述作用力后,在所述弹性件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柱体(17)抵顶所述浮动板(14)向上运动以恢复至初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板(132)和所述安装板(12)之间还设置有垫片(1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2)相对的侧壁上还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锁块(19),所述锁块(19)上形成有过孔(191),穿过所述过孔(191)的调节件抵顶在所述容纳框(13)的侧壁上。
10.一种曲面贴合治具总成,包括用于固定待覆膜件(1)的第一治具(10),置于所述第一治具(10)的下方用于固定装饰膜(2)的第二治具(2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治具(10)向下运动的动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20)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27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