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风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9320.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林;蒋涛;许亮;陈翔宇;洪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3D9/11 | 分类号: | F03D9/11;F03D3/00;F03D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驱动装置 旋转式发电机 发电机阵列 球式 风力发电系统 复合式 本实用新型 风能 带动旋转 多元化 风力 发电机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风力驱动装置、旋转式发电机和球式发电机阵列。旋转式发电机与风力驱动装置连接,且球式发电机阵列悬挂于所述风力驱动装置。风力驱动装置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并带动旋转式发电机旋转,从而使旋转式发电机产生电能。球式发电机阵列能在风力,和/或风力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复合式风力发电系统将旋转式发电机与球式发电机阵列相结合,能够多元化的收集风能,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风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主要采用薄膜振动来利用风力发电,或者利用类似于风扇叶片的形式来采集风能。但是,采用这些结构的发电机均存在结构单一、不易集成的缺点,并且对风的方向有较高的要求,当风向经常变化或者不稳定时,会导致发电机的输出性能不理想,对风能的利用率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多元化收集风能的复合式发电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复合式风力发电系统,包括:
风力驱动装置,所述风力驱动装置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以及
球式发电机阵列,所述球式发电机阵列悬挂于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并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电能;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旋转式发电机,所述旋转式发电机在所述风力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并产生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设置于所述风力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式发电机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风力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式发电机的转速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式发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
其中,所述旋转式发电机通过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并发生摩擦,产生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风力驱动装置的第一外壳和用于保护所述旋转式发电机的第二外壳;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扇形电极、至少一个第二扇形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扇形电极和所述第二扇形电极上方的第一摩擦层;
其中,每一个第一扇形电极均与其他第一扇形电极连接,每一个第二扇形电极均与其他第二扇形电极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扇形电极与所述第二扇形电极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还包括:
定子基底,所述定子基底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扇形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扇形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
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二摩擦层用于与所述第一摩擦层摩擦;
转子基底,所述转子基底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摩擦层;以及
轴承,所述轴承能够在风力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所述第二摩擦层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层包括多个扇形结构的摩擦区,所述摩擦区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扇形电极或所述第二扇形电极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球式发电机阵列包括多个球式发电机,
其中,相邻两个球式发电机采用连接绳,和/或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球式发电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
感应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9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力蓄能发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