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帽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9310.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意;朱佩宁;胡亚龙;程小俊;宋亚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信电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李悦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钢筋网片 灌注桩 桩帽 制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 呈圆环状 对称设置 钢筋连接 间隔配置 模具轴线 一次成型 直径相等 轴向方向 封口件 圆管形 桩身 钢筋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帽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以及钢筋网片;模具呈圆管形,模具内径与灌注桩直径相等,模具上开设有两个切口,两个切口以模具轴线呈对称设置,且切口上连接有易于拆除的封口件;钢筋网片由钢筋交织形成,且呈圆环状,钢筋网片的外圈直径等于模具的内径,钢筋网片为多个,且按模具的轴向方向间隔配置在模具内,且与灌注桩桩身钢筋连接,其能使桩帽和灌注桩一次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帽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高应变法是采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重锤冲击桩顶,决定了它对桩顶强度和抗冲击力作用的高要求。目前对于灌注桩较多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检测,而进行检测时,按照规范操作以及现场实际试验的情况,制作桩帽非常重要,桩帽是为了保护桩顶不被重锤打坏的一种施工设施。
目前,在制作桩帽时,一般是在灌注桩浇筑完成到达一定龄期后,后期再二次浇筑制作。制作过程中有一系列的要求,在灌注桩达到一定龄期后,需要将桩顶的浮浆打掉(即破桩头),凿掉灌注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直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为止,再将灌注桩顶部凿平,并清洗干净,保留灌注桩桩身钢筋,然后在灌注桩顶部浇筑与灌注桩同等直径的桩帽,并使灌注桩桩身钢筋埋入桩帽。采用这样的方式制作桩帽,桩帽所采用的混凝土和灌注桩采用的混凝土不是同批次的混凝土,这样一来会导致在灌注桩与桩帽在搭接处不能保证统一性,会存在一个二次浇筑接触面,可能会对高应变法检测的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另外,这种采用二次浇筑制作桩帽的方式,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帽制作装置,其能使桩帽和灌注桩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桩帽制作装置,包括:模具、以及钢筋网片;所述模具呈圆管形,所述模具内径与灌注桩直径相等,所述模具上开设有两个切口,两个所述切口以所述模具轴线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切口上连接有易于拆除的封口件;所述钢筋网片由钢筋交织形成,且呈圆环状,所述钢筋网片的外圈直径等于所述模具的内径,所述钢筋网片为多个,且按所述模具的轴向方向间隔配置在所述模具内,且与灌注桩桩身钢筋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内圈钢筋、外圈钢筋、以及构造钢筋,所述构造钢筋适于连接所述内圈钢筋与所述外圈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片包括:所述钢筋网片与灌注桩桩身钢筋通过焊接或者铁丝绑扎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片之间的间距在桩帽高度的1/6-1/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为钢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内径与灌注桩直径相等,这样一来在进行灌注桩施工时,可以将模具套在灌注桩钢筋笼外,使得桩帽与灌注桩能一次性浇筑完成,这样一来无需对灌注桩破桩头以二次浇筑桩帽,极大地优化并减少了高应变法检测桩基的工期,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而钢筋网片的设置能保证制作出来的桩帽抗冲击力更强,进而使得高应变法检测的数据更加真实、合理。另外,在模具上开设有两个切口,并且在切口上连接有易于拆除的封口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进行浇筑时避免混凝土从切口中漏出,在浇筑完成后,由于封口件易拆除,所以可以很方便的将高应变法检测所需的传感器安装在桩帽上,使得制作出来的桩帽能正常的进行高应变法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网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网片分布示意图。
图中:1、模具;2、切口;3、钢筋网片;31、外圈钢筋;32、内圈钢筋;33、构造钢筋;4、桩身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信电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信电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9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下桩基施工的双护筒结构
- 下一篇:一种牢固的锚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