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杆端部固定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9142.7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海;肖盼盼;许岩波;杜景景;赵博锋;牛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恒诺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垫板本体 弧形沉槽 垫板 坡面 斜度 半球形螺母 固定垫板 锚杆端部 第二面 倒角 本实用新型 固定锚杆 角度调整 锚杆头部 锚固效果 球面配合 施工领域 锁紧效果 相对设置 岩土锚固 施工面 作业面 受限 锁紧 通孔 凸台 配合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杆端部固定垫板,涉及岩土锚固施工领域。该垫板包括垫板本体,垫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在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第一面开设有弧形沉槽,弧形沉槽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通孔用于与固定锚杆的螺母的凸台配合,第二面与弧形沉槽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圆形坡面倒角,圆形坡面倒角用于与螺母的球面配合。该垫板可改善螺母角度调整的问题,并且即使在有一定斜度的施工面进行作业时,垫板、螺母和作业面之间的配合效果也很好,可有效的改善了不同坡面斜度范围下半球形螺母锁紧受限的问题,通过改善这个问题,使得半球形螺母锁紧效果大大改善,整体提高了锚杆头部的承载应力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锚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锚固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杆端部固定垫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交通、矿产巷道、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全螺纹自钻式锚杆作为一种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铁路、隧道施工、边坡和建筑基坑支护中大量使用。使用自钻式锚杆主要是利用锚杆的抗拉拔力以及与锚杆一体化的水泥浆体以使地层形成整体性结构,从而加固地层达到控制土体以及岩体变形的目的。
自钻式锚固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边坡或者其他具有一定斜度的施工面进行作业时,经常会出现垫板与作业面贴合不紧密的情况,并且使锚杆头部的螺母锁紧程度受限。另外,由于在钻孔内沿锚杆体方向上的纵向力会因表面摩擦力的作用而部分消除,应力主要集中在锚杆头部位置,因此如果螺母锁紧受限的话,势必会影响整体的锚固效果,使作业失效。
现有技术中,岩土工程施工中常用的锚杆垫板是平垫板和拱形垫板。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作业面不太平整的工况,经常出现垫板不能贴紧作业面的情况,并且垫板与螺母配合旋紧过程中,螺母可以调整的角度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使锁紧程度受限,降低了锚杆端部垫板承载力,大大降低了施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端部固定垫板,该锚杆固定垫板和螺母在配合使用时,可以大大改善螺母角度调整的问题,并且即使在有一定斜度的施工面进行作业时,垫板、螺母和作业面之间的配合效果也很好。与传统的平垫板或拱形垫板与半球形螺母配合的方案相比较,有效的改善了不同坡面斜度范围下半球形螺母锁紧受限的问题,通过改善这个问题,使得半球形螺母锁紧效果大大改善,整体提高了锚杆头部的承载应力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锚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锚杆端部固定垫板,包括:
垫板本体,垫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在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第一面开设有弧形沉槽,弧形沉槽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通孔用于与固定锚杆的螺母的凸台配合,第二面与弧形沉槽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圆形坡面倒角,圆形坡面倒角用于与螺母的球面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弧形沉槽为U型沉槽,且U型沉槽的开口处与垫板本体的第一面的平面相交。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U型沉槽的弧形处下沉预设深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U型沉槽的弧形处下沉的预设深度为垫板本体厚度的1/2。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U型沉槽的U型面的斜度为30~4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通孔呈圆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通孔具有与U型沉槽的U型开口相切的第一部分以及与U型沉槽的U型面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通孔的第二部分离U型沉槽的U型面的预设距离为5~10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圆形坡面倒角的坡面斜度与U型沉槽的U型面斜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恒诺锚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恒诺锚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9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