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9025.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晓红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吴志鸿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持握部 夹持部 筷子 夹持端 连接端 筷体 本实用新型 前端夹持部 桌面接触 棱台状 支撑面 夹持 汤水 周壁 轴向 收缩 脱离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筷子,筷子包括筷体,其中,筷体具有夹持部和持握部,夹持部具有连接端和夹持端,沿筷体的轴向,连接端朝向夹持端收缩,夹持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夹持部平放在支撑面上时,夹持端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持握部呈棱台状设置,持握部的底部与连接端连接,且持握部的重量大于夹持部的重量。该筷子具有结构简单,可防止汤水回流,且保证放置于桌上时前端夹持部能脱离与桌面接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餐中最为常用的饮食工具,传统的筷子通常呈笔直设置,导致当筷子被放置于桌上时,筷子前端用来夹菜的部分会直接贴合于桌面,使其使用受到污染。而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一些饭店或酒店会提供筷架,使顾客可以将筷子放置于筷架上,避免筷子前端与桌面进行接触,防止筷子前端被污染,保证顾客的饮食健康。
然而,筷架虽然能够避免筷子前端与桌面发生接触,但是却需要顾客刻意将筷子放置于筷架上才可以,并且,现有的筷架容易被碰到,导致筷子从筷架上脱落后与桌面接触,使得筷子被污染,且筷架的使用也存在诸多不便。另外,一般的家庭或小型饭店又很少使用筷架,使得筷子同样存在卫生问题,也从侧面增加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汤水回流,且保证放置于桌上时前端夹持部能脱离与桌面接触的筷子。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筷子,筷子包括筷体,其中,筷体具有夹持部和持握部,夹持部具有连接端和夹持端,沿筷体的轴向,连接端朝向夹持端收缩,夹持端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夹持部平放在支撑面上时,夹持端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隙,持握部呈棱台状设置,持握部的底部与连接端连接,且持握部的重量大于夹持部的重量。
由上可见,棱台状设置的持握部具有多个安放平面,使得当筷子被随意放置于桌上时,多个安放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安放平面能均能与桌面接触,避免筷子在桌面上滚动,而将持握部的重量大于夹持部的重量,并配合夹持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当筷子被放置于桌面上时,夹持部能够脱离与桌面的接触,保证筷子夹持部的使用卫生。此外,夹持部上的凹槽能够对残留在夹持部的夹持端上的汤水起到吸附作用,避免汤水沿夹持部流向持握部和桌面,从而防止汤水污染持握部。
一个优选地方案是,持握部与夹持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与夹持部的制作材料相同,且夹持部呈中空设置。
由上可见,一体成型的成型方式以及采用相同的制作材料能够简化持握部和夹持部的连接,并保证持握部和夹持部连接的稳固性。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持握部与夹持部粘接固定。
由上可见,当持握部和夹持部的制作材料不同或筷体的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复杂、难操作时,可将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分体式设计,并通过粘接剂对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连接,从而简化筷体的制作工艺和/或使筷体可以通过不同材质实现持握部和夹持部的不同重量配比。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持握部设置有榫槽,夹持部设置有榫头,持握部与夹持部榫接。
由上可见,当持握部和夹持部的制作材料不同或筷体的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复杂、难操作时,可将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分体式设计,并通过榫接的形式对持握部和夹持部进行连接,从而简化筷体的制作工艺和/或使筷子可以通过不同材质实现持握部和夹持部的不同重量配比。
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的密度大于夹持部的密度。
由上可见,持握部和夹持部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材质来实现不同的重量配比。
进一步的方案是,持握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敞口处设置有盖体,筷体还包括配重块,配重块设置在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红,未经黄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9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