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会计用账本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8561.9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5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佩曦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B26F1/3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左底座 账本 打孔装置 调节装置 按压杆 固定板 卡接板 右底座 弹簧 接板 孔腔 左卡 本实用新型 辅助支撑杆 左右两侧 会计 打孔锥 内侧壁 上表面 右侧壁 左滑杆 按动 夹紧 卡接 取下 卸下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会计用账本打孔装置,包括左底座,所述左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左打孔主体,所述左底座的右侧壁开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孔腔,两个所述孔腔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左滑杆直接同时按动左打孔主体和右打孔主体即手持按压杆组这时两端的按压杆的前端夹紧在一起,便使打孔锥从需要打孔的账本底部进行打孔而当账本较宽时,使用调节装置,即同时将调节装置上的辅助支撑杆卸下,然后将固定板从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取下,这时由于之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的蓄力将分别向左右两侧推动左底座与右底座,同时在不使用时分别向内侧挤压左底座与右底座将固定板与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卡接进而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会计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会计用账本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会计经常使用账本,目前会计使用的账本多种多样,有宽有窄,为目前的账本打孔只是一个打孔器,使用麻烦,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计用账本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会计用账本打孔装置,包括左底座,所述左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左打孔主体,所述左底座的右侧壁开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孔腔,两个所述孔腔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左滑杆,两个所述左滑杆的外侧壁套接有右滑杆的一端,所述右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右底座,所述右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右打孔主体,所述左底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装置的一端,所述调节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右底座的左端;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左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左侧壁固定安装于左打孔主体的右侧壁,所述左连接板的右侧壁等距离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左卡接板,所述左卡接板的外侧壁前后两端均卡接有固定板的一端,两个固定板的另一端卡接有右卡接板,所述右卡接板的右侧壁等距离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右连接板,且右连接板的右侧壁固定安装于右底座的左侧壁。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和右端均卡接有辅助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左底座前端的固定板的后侧壁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左底座后端的固定板的前侧壁左右两端同样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左打孔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壁开设有打孔槽,所述打孔槽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按压杆组,所述按压杆组的后端底面固定安装有打孔锥,所述外壳的后端底部开设有打孔口,且打孔锥位于打孔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共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共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打孔时首先看账本的宽度大小,若账本宽度较小则不需要使用调节装置,直接同时按动左打孔主体和右打孔主体即手持按压杆组这时两端的按压杆的前端夹紧在一起,便使打孔锥从需要打孔的账本底部进行打孔,而当账本较宽时,则使用调节装置,即同时将调节装置上的辅助支撑杆卸下,然后将固定板从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取下,这时由于之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的蓄力将分别向左右两侧推动左底座与右底座,这时加大了左打孔主体与右打孔主体之间的间距进而可以对较宽的账本打孔,同时在不使用时分别向内侧挤压左底座与右底座将固定板与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卡接进而进行固定,节省空间,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佩曦,未经李佩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8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