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8477.7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29/063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623099 四川省阿坝藏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侧墙 橡胶止水带 合金铝板 压缩密封 防水结构 密封胶层 水下隧道 止水构件 防水层 可卸式 外贴式 埋式 体层 右部 左端 榫槽 预留 遇水膨胀止水条 凹槽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 防水卷材层 防水涂料层 混凝土结构 螺栓 螺栓固定 保护层 连通处 环向 左部 铺设 体内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有侧墙、变形缝、凹槽、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榫槽、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密封胶层、压缩密封体层、防水层、可卸式止水构件、合金铝板、螺栓、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保护层、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侧墙为混凝土结构,相邻侧墙之间右部预留变形缝,左部预留凹槽,变形缝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变形缝右端外侧设有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右部设有环向封闭的榫槽,中部设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左端设有密封胶层;所述压缩密封体层由压缩密封体内嵌于变形缝空隙中形成;所述凹槽内表面铺设防水层,该凹槽与变形缝连通处设置可卸式止水构件;所述凹槽左端设有合金铝板,该合金铝板用螺栓固定在侧墙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跨越江河、湖海、打通水域阻断的交通道路建设目标进入实施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水下隧道,水下隧道凭借其对通航无影响、节省有限的城市地下空间、利于城市规划等优点,已成为当今水下通道方案的主流趋势,建造水下隧道需要预留变形缝,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旦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发生渗漏,将会给交通、水下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带来极大的压力,如何有效进行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该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设置了多重防水,防水效果显著,解决了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发生渗漏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有侧墙、变形缝、凹槽、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榫槽、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密封胶层、压缩密封体层、防水层、可卸式止水构件、合金铝板、螺栓、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保护层、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侧墙为混凝土结构,相邻侧墙之间右部预留变形缝,左部预留凹槽,变形缝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变形缝右端外侧设有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右部设有环向封闭的榫槽,中部设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左端设有密封胶层;所述压缩密封体层由压缩密封体内嵌于变形缝空隙中形成;所述凹槽内表面铺设防水层,该凹槽与变形缝连通处设置可卸式止水构件;所述凹槽左端设有合金铝板,该合金铝板用螺栓固定在侧墙上;所述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外侧从左往右依次设置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保护层。
作为优选,所述变形缝的缝宽为15-30mm。
作为优选,所述榫槽的三个面中间各设置一条封闭的遇水膨胀止水条。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边界到变形缝中线的距离为120-270mm,该凹槽的高度为90-150mm。
作为优选,所述可卸式止水构件包括有橡胶止水带、垫片、泡沫棒、不锈钢板、锚杆;所述橡胶止水带与不锈钢板通过锚杆固定于凹槽右端,该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处外凸成弧形;所述不锈钢板与橡胶止水带之间设置垫片;所述不锈钢板与防水层设置泡沫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设置了多重防水,防水效果显著,解决了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发生渗漏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水下隧道侧墙变形缝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卸式止水构件示意图。
其中:1为侧墙,2为变形缝,3为凹槽,4为外贴式橡胶止水带,5为榫槽,6为中埋式橡胶止水带,7为密封胶层,8为压缩密封体层,9为防水层,10为可卸式止水构件,11为合金铝板,12为螺栓,13为防水涂料层,14为防水卷材层,15为保护层,16遇水膨胀止水条,101为橡胶止水带,102为垫片,103为泡沫棒,104为不锈钢板,105为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万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8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市政工程井盖
- 下一篇:一种水下隧道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