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跟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7449.3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维 |
主分类号: | A41D13/06 | 分类号: | A41D13/06;A41D31/12;A41D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跟套 皮层 吸水层 开口 皮肤接触 穿戴 本实用新型 弧形状 透气的 防臭 死皮 吸汗 足背 足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跟套,其前端设有第一开口,足跟套的尾部设有第二开口,足跟套的底部用于包裹足跟,呈弧形状,足跟套的顶部用于包裹足背,所述第二开口低于足跟套的顶部,足跟套的内侧设有第一吸水层或第一磨死皮层,足跟套的外侧设有第二吸水层或第二磨死皮层。吸水层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达到吸汗、防臭、透气的效果;磨死皮层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达到磨除死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足部的保健产品。
背景技术
足跟套,能够有效防治皲裂。采用硅胶或乳胶制成的脚跟套,即使在其上开设透气孔,穿戴者还是会感觉闷热,足感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使足跟套具有吸汗、磨死皮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跟套,其前端设有第一开口,足跟套的尾部设有第二开口,足跟套的底部用于包裹足跟,呈弧形状,足跟套的顶部用于包裹足背,所述第二开口低于足跟套的顶部,足跟套的内侧设有第一吸水层或第一磨死皮层,足跟套的外侧设有第二吸水层或第二磨死皮层。
本实用新型对足跟套的形状进行了精简设计,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包裹脚踝的部分,如此,足跟套与穿戴者皮肤接触的面积减小,能够达到防臭、透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足跟套的主体部分可以为软胶、硅胶或乳胶。其内侧的第一吸水层或外侧的第二吸水层,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达到吸汗、防臭、透气的效果。足跟套内侧的第一磨死皮层或外侧的第二磨死皮层,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达到磨除死皮的效果。其中,在足跟套内外翻转的情况下,足跟套的外侧变为内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足跟套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第一开口;
20、第二开口;21、弧形段;22、水平段;
30、足跟套的底部;
40、足跟套的顶部;
50、植绒布;
60、足跟套的主体部分;
70、透气孔;
80、粗纹理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足跟套,其前端设有第一开口10,足跟套的尾部设有第二开口20,足跟套的底部30用于包裹足跟,呈弧形状,足跟套的顶部40用于包裹足背,所述第二开口低于足跟套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二开口20包括向下且向后延伸的弧形段21、与弧形段衔接的水平段22。
所述足跟套开设透气孔70。
所述足跟套由足跟套主体部分60、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内侧的第一吸水层、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外侧的第二磨死皮层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
或者,所述足跟套由足跟套主体部分、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内侧的第一吸水层、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外侧的第二吸水层组合而成。
或者,所述足跟套由足跟套主体部分、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内侧的第一磨死皮层、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外侧的第二吸水层组合而成。
或者,所述足跟套由足跟套主体部分、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内侧的第一磨死皮层、位于足跟套主体部分外侧的第二磨死皮层组合而成。
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为布料层,具有弹性。作为一种优选,布料层为植绒布50,植绒布手感柔和、无毒无味、保温防潮、不脱绒、耐摩擦、平整无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维,未经李东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7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