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4381.3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4 | 分类号: | H01M4/14;H01M10/12;H01M10/10;H01M10/613;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电池壳 负极板 正极板 桥板 本实用新型 负极接线柱 新型蓄电池 正极接线柱 顶部设置 隔离板 蓄电池 固态保护层 胶体电解质 导电性能 内腔中部 倾斜设置 使用寿命 大负荷 短路 筋条 内阻 垂直 电池 震动 贯穿 保证 | ||
1.一种新型蓄电池,包括电池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1)内腔中部垂直设有AGM隔离板(2),所述AGM隔离板(2)一侧设置有正极板(3)以及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板(4),所述正极板(3)与负极板(4)顶部均固定设有桥板(5),所述正极板(3)对应位置的桥板(5)顶部设置有正极接线柱(6)以及负极板(4)对应位置的桥板(5)顶部设置有负极接线柱(7),所述正极接线柱(6)和负极接线柱(7)均贯穿电池壳(1),所述正极板(3)和负极板(4)均包括有框体(9)和筋条(10),所述筋条(10)设置于框体(9)内部,所述电池壳(1)顶中部设置有凹槽(12)以及底部设置有散热通槽(11),所述凹槽(12)一侧设置有注胶体管(18)以及另一侧对应设有压力平衡阀(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10)与框体(9)水平方向上的框条呈30°倾斜设置,所述筋条(10)端部与框体(9)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筋条(10)数量设有多个,多个筋条(10)均匀分布于框体(9)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板(5)截面形状为T字形,所述桥板(5)端部分别与电池壳(1)、极板以及AGM隔离板(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柱(6)和负极接线柱(7)均设置有多个,且其外部均配合设有胶套(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槽(11)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散热通槽(11)分别对应设置于正极板(3)以及负极板(4)底部,所述散热通槽(11)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且散热通槽(11)顶部的槽径等于极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13),两个所述固定板(13)之间设置有限位板(14) 和提手(15),所述限位板(14)数量设有两个,且关于电池壳(1)竖直向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14)中心位置贯穿设有通孔,所述提手(15)两端均贯穿设置于通孔内,所述提手(15)两端均固定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轴截面形成的矩形大于通孔的轴截面形成的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6)与固定板(1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3)以及挡板(1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5)中部表面环绕设有弧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43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碳负极改性机用密封装置
- 下一篇:板栅、极板和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