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混凝土墙柱根部漏浆的防漏浆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3046.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计程;李永生;李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1/06;E04G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模板 矩形橡胶 管条 下层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墙柱 上层 防漏浆 海绵条 漏浆 阶梯结构 劳动效率 施工流程 侧面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混凝土墙柱根部漏浆的防漏浆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橡胶管条,矩形橡胶管条设于上层废旧木模板条的侧面,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与其下面的下层废旧木模板条固定连接,下层废旧木模板条一端的底部设有海绵条;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上设有矩形橡胶管条的一端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上设有海绵条的一端形成阶梯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施工流程、操作简单、劳动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混凝土墙柱根部漏浆的防漏浆条,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墙、柱下脚根部区域均需要设计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烂根的构件,以达到建筑物构件整体观感质量好、结构安全可靠的要求,这些构件一般在墙、柱模板支设完成后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浇筑,水泥砂浆浇筑的构件对支设模板根部的定位校正及后续工序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缺点,使得墙、柱根部浇筑混凝土漏浆、烂根,主要表现在:①工序多、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多,操作复杂;②水泥砂浆与人工的投入量大,劳动效率低下;③混凝土构件的成型质量差、是目前建筑物施工中的主要通病之一;④施工成本高,较多施工企业施工该道工序均出现亏损现象;⑤落后于建筑产业的工厂化、装配化发展前景的要求。因此如何改进更新现有传统施工工艺方法,是施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必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墙、柱根部浇筑混凝土漏浆、烂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止混凝土墙柱根部漏浆的防漏浆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橡胶管条,矩形橡胶管条设于上层废旧木模板条的侧面,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与其下面的下层废旧木模板条固定连接,下层废旧木模板条一端的底部设有海绵条;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上设有矩形橡胶管条的一端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上设有海绵条的一端形成阶梯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矩形橡胶管条上长度方向的一个面平行于上层废旧木模板条的侧面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矩形橡胶管条通过多个三角铁钉钉于上层废旧木模板条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的矩形橡胶管条为矩形橡胶管;每个三角铁钉的长度为1.5~2.0cm;相邻三角铁钉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的海绵条为带胶海绵条;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厚度之和为22~32mm。
优选地,所述的海绵条设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上与墙柱模板相交的一端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的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之间通过多个铁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铁钉距上层废旧木模板条两边间距1.5~2cm;铁钉的长度为2.0~3.0cm;相邻两个铁钉之间的间距为15~18cm。
优选地,所述的上层废旧木模板条的一侧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的一侧相对齐;上层废旧木模板条的另一侧与下层废旧木模板条的另一侧之间宽度差值为施工现场采用的墙柱模板的厚度+5mm。
优选地,所述的上层废旧木模板条另一侧的顶部通过木楔与其上方的加固用木方连接,下层废旧木模板条另一侧的顶部与其上方的墙柱模板连接,矩形橡胶管条与墙柱模板紧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废旧模板和少量橡胶管条、海绵条制作成用于混凝土墙柱模板工程防渗漏的预制防漏浆条,通过木楔固定于墙、柱模板的根部,有效杜绝墙、柱根部区域漏浆、烂根等质量通病,免除了凿除塞缝砂浆,成型后观感质量佳;利用施工料不需使用水泥砂浆,避免了传统水泥砂浆的消耗;利用了废旧的木模板,低碳环保;成品防漏浆条可多次周转利用,节约了成本;同时免除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塞缝砂浆凿除工序,可节约木材和砂浆、减少传统施工劳动力投入、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施工流程、操作简单、劳动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3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夹扣及包含该夹扣的建筑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片状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