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1777.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崇良;高明;金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屏 双屏计算机 主动调节 机箱 上屏 异形铰链 翻转式 底座 同轴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 杠杆原理 角度调节 视觉效果 翻转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该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包括上屏,下屏和底座,所述上屏与下屏通过带阻尼的异形铰链连接,下屏与底座通过同轴铰链连接。该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利用翻转式双屏计算机设备上屏翻转时施加的力,带动带阻尼的异形铰链旋转,通过杠杆原理实现了下屏角度调节,从而改善了翻转式双屏计算机设备下屏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及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便携式双屏计算机设备由于其轻巧的机身尺寸、可分屏显示等特点,在此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的便携式双屏计算机设备,多数采用下屏与底座固定,上屏可翻转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受限于其结构形式及操作人员操作习惯等因素,采用此类结构形式的便携式双屏计算机设备在室外特殊工作场景中(如厂房及户外的操作台等),下屏显示效果相较于上屏存在明显差异,视觉效果较差。为改善下屏可视效果,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底座增加垫脚或支脚等结构件的方法,调整设备整体倾斜角度进而达到调整下屏角度增加可视效果的目的。此类方法,在设计阶段需在底座底部增加多个结构件,且使用过程中需人为调整结构件的角度方可实现上述目的,设计成本高,使用不便。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屏,下屏和底座,所述上屏与下屏通过带阻尼的异形铰链连接,下屏与底座通过同轴铰链连接。
所述上屏与下屏通过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异形铰链连接,上屏与下屏之间的角度可以在0°~135°范围内调整,异形铰链带有阻尼,能够保证屏幕翻转在任意角度保持稳定。
所述下屏与底座通过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同轴铰链连接,实现绕旋转轴旋转,保证下屏与底座的角度可在0°~15°范围内调整。
所述异形铰链包括上转轴,下转轴和支撑件,所述上转轴和下转轴分别位于支撑件的两侧,用于连接上屏与下屏;当上屏向上打开,与下屏之间形成夹角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下屏向上打开,使下屏与底座之间形成夹角。
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端和支撑端,固定端为采用直板结构,支撑端采用圆弧结构,所述固定端和支撑端的末端均为圆滑的倒角;所述上转轴固定连接到固定端,所述下转轴与固定端铰接,并在连接处设有阻尼。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和底板,底板采用可拆卸设计,用于安装内部电子器件,与底座框架安装固定。
所述同轴铰链采用一字型同轴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利用翻转式双屏计算机设备上屏翻转时施加的力,带动带阻尼的异形铰链旋转,通过杠杆原理实现了下屏角度调节,从而改善了翻转式双屏计算机设备下屏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结构装配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异形铰链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屏角度可主动调节的双屏计算机机箱闭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1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拼接式的计算机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