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雨水生物滞留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80681.4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惠定;梅云飞;王健健;杨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绿茵市政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F5/00;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行道 侧石 人行道 道路雨水 生态介质 沉砂井 交接处 排水层 土层 沟体 碎石 开口 滞留 行道树 本实用新型 透水土工布 城市雨水 雨水净化 砂滤层 渗透孔 砖砌体 城市道路 滤体 盲管 贴靠 黏土 埋设 填充 海绵 应用 降雨 截留 排水 体内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雨水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生物滞留沟,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车行道与人行道交接处的人行道区域,尤其应用于人行道上的两棵行道树之间的区域,其包括位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交接处的由砖砌体围成的沟体;沟体与车行道之间设有侧石,侧石上带有侧石开口,沟体内自上而下依次为由砂黏土填充的生态介质土层、砂滤层、透水土工布和碎石排水层;碎石排水层内埋设带有渗透孔的盲管;同时,生态介质土层内靠近车行道设置有与侧石开口相贴靠的沉砂井,沉砂井底部填有滤体,应对不同降雨量的降雨,合理地对雨水进行截留收蓄处理,可及时排水以及进行雨水净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雨水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雨水生物滞留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不透水下垫面之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超过了30%。与此同时,传统管道排水方式导致道路排涝压力大,路面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城市道路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策略,在收集利用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美学效益。
生物滞留设施是海绵城市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线性的、浅的、配置丰富景观植物、具有规则形状的下凹式景观空间。研究并设计一种合理的道路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道路雨水生物滞留沟应对不同降雨量的降雨,合理地对雨水进行截留收蓄处理,可及时排水以及进行雨水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道路雨水生物滞留沟,包括位于车行道和人行道交接处的由砖砌体围成的沟体;所述沟体与车行道之间设有侧石,所述侧石上带有侧石开口,所述沟体内自上而下依次为由砂黏土填充的生态介质土层、砂滤层、透水土工布和碎石排水层;所述碎石排水层内埋设带有渗透孔的盲管;同时,生态介质土层内靠近车行道设置有与侧石开口相贴靠的沉砂井,所述沉砂井底部填有滤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人行道上的雨水会直接流入到生物滞留沟中的生态介质土层内,经砂滤层到达碎石排水层中,最后经盲管流入市政雨水井。
而当降雨量小的时候,车行道上的雨水经道路横坡流向道路侧石边沿,然后从侧石开口的部位流入沉砂井中。经沉砂井顶部的卵石后,大部分流入到沉砂井,少部分流入到生态介质土层内。
且流入沉砂井中的雨水,经滤体过滤后到达透水混凝土基础,最后到达碎石排水层中的盲管排入市政雨水井。
另外,如果遇到暴雨,车行道上的雨水经沉砂井顶部的卵石后,大部分会流入生态介质土层内。之后直接经砂滤层到达碎石排水层中,最后经盲管流入市政雨水井。
作为优选的,所述沉砂井上端盖有铸铁篦子,同时,沉砂井的井底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基础,而所述铸铁篦子上散铺有卵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铁篦子和卵石对雨水中杂物进行过滤,防止大体积的垃圾落入沉砂井和生态介质内,以及防止片状的垃圾堵塞沉砂井井口,保持雨水可顺畅地流入沉砂井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石开口沿沟体长度方向的宽度与沉砂井井口沿沟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行道上雨水进入沟体前均需通过沉砂井,且在这一前提下使车行道上雨水进入沟体的速率达到最大。
作为优选的,所述沉砂井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两沉砂井之间的净间距为0.6至1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沉砂井数量和净间距,加快车行道上雨水的排除。
作为优选的,所述碎石排水层厚度比盲管的直径大10cm,且所述碎石排水层下方铺设有防水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绿茵市政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绿茵市政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0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生态滤水带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便于清淤的道路下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