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0376.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9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曾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好仕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5 | 分类号: | F16L11/15;F16L53/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蔡喜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后接头 延伸部 前接头 外盖 新型柔性 平整面 软管皮 包覆 本实用新型 过渡位置 螺旋缠绕 柔性软管 直接注塑 后端部 外侧面 适配 成型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柔性软管,包括软管皮及软管骨,软管骨螺旋缠绕在软管皮外侧面,形成柔性软管的主体部分,另外,还包括前接头及后接头,前、后接头分别设置在软管的前、后端,前、后接头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于软管的前、后端部,前、后接头在与软管相接的端部,设置有与软管骨相对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使得前、后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前接头设置有前接头延伸部外盖,该前接头延伸部外盖包覆住前接头的延伸部,使得前接头在软管一侧的端面为平整面;后接头设置有后接头延伸部外盖,该后接头延伸部外盖包覆住后接头的延伸部,使得后接头在软管一侧的端面为平整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柔性软管。
背景技术
柔性软管一般包括管状的软管皮、条状的软管骨及设置在软管两端的接头。目前的柔性软管,一般不具备温控功能,无法控制和保证柔性软管内部的温度环境,从而限制了柔性软管的应用。另外,呼吸软管的接头与软管的连接构造的好坏是决定软管质量的关键之一。目前的呼吸软管,其接头部分基本上是通过二次包胶注塑成型,即,先将软管的软管皮、软管骨部分成型,然后再将软管接头部分以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于软管的端部。目前,软管接头部分注塑成型在软管端部时,由于软管接头的端部切面为平切面(即平面),而软管部分的软管骨为螺旋缠绕在软管皮,如此一来,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必然是半圈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另外半圈为软管皮所在的位置,由于软管皮非常的薄(一般在0.1~1mm之间),这样的过渡构造,一旦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涉及到软管皮,在呼吸软管使用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弯曲、拖折情况,很容易便会造成过渡位置的软管皮破裂、开裂,严重影响呼吸软管的质量。另外,由于接头部分二次包胶注塑成型时,温度非常高(一般达到200~300℃),本身便已经容易造成包覆部分的软管皮破裂,如果过渡位置还涉及到软管皮,那就更容易在软管接头注塑成型时便会致使软管皮破裂,导致次品。因此,传统的软管接头构造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柔性软管,通过改进软管的构造,采用前接头延伸部外盖、后接头延伸部外盖,使得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更为科学合理且美观,很好地掩盖并避免了延伸部而导致的不平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柔性软管,包括管状的软管皮及条状的软管骨,所述软管骨螺旋缠绕在软管皮外侧面,形成柔性软管的主体部分,另外,还包括前接头及后接头,所述前、后接头分别设置在柔性软管的主体部分的前、后端,所述前接头为注塑成型构件,并以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于软管的前端部,所述前接头在与软管相接的端部,设置有与软管骨相对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使得前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所述后接头为注塑成型构件,并以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于软管的后端部,所述后接头在与软管相接的端部,设置有与软管骨相对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使得后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头设置有前接头延伸部外盖,该前接头延伸部外盖包覆住前接头的延伸部,使得前接头在软管一侧的端面为平整面;所述后接头设置有后接头延伸部外盖,该后接头延伸部外盖包覆住后接头的延伸部,使得后接头在软管一侧的端面为平整面。
接头在与软管相接的端部设置有与软管骨相对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使得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为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如此一来,接头与软管的过渡位置,全都是软管骨所在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抗折防开裂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软管接头注塑成型时致使软管皮破裂,避免次品。
进一步,所述前接头的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圆周延伸半圈;所述后接头的延伸部沿着软管骨的走向进行适配式延伸,圆周延伸半圈。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延伸的长度,延伸半圈、一圈甚至一圈半都可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好仕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好仕康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0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