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0331.8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姜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摩尔创客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63C1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斜板 格斗 围板 测速 红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 教育机器人 上表面 爬坡 跑道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技术要点 爬坡能力 首尾连通 台阶结构 半包围 插接式 二维码 环形挡 识读器 下表面 一站式 多圈 护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包括测速场地、爬坡场地和格斗场地,其技术要点是:测速场地由底板Ⅰ、围板Ⅰ、多圈首尾连通的跑道组成,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二维码的识读器,格斗场地由底板Ⅱ、围板Ⅱ、入口、设于入口边沿的半包围护板、插接式挡板、环形挡网组成,爬坡场地为上表面设有台阶结构的斜板,斜板的起点位于底板Ⅰ上表面中部,斜板的终点与底板Ⅱ的入口相接,斜板的起点与终点均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底板Ⅱ下表面边沿与围板Ⅰ上沿之间设有多个支柱。其适于进行速度、爬坡能力和格斗的一站式比拼,在一个场内装置内实现多种比赛,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和比赛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一种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适用于教学研究。
背景技术
教育机器人是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教育机器人因适应新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进行教育机器人比赛活动尤为重要,在比赛过程中,比赛场地应保证比赛顺畅进行,现有的比赛场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针对的比赛项目单一,即只能适于一种比赛形式,利用率低;2、对于参加多种比赛项目的机器人来说,影响比赛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适于进行速度、爬坡能力和格斗的一站式比拼,即在一个场内装置内实现多种比赛,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和比赛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包括测速场地、爬坡场地和格斗场地,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测速场地由底板Ⅰ、设于底板Ⅰ外周的围板Ⅰ、设于底板Ⅰ上表面的多圈首尾连通的跑道组成,所述跑道的起点位于最外圈跑道且跑道的终点位于底板Ⅰ中部,所述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对布置的红外线接收器、用于读取机器人本体上的存储有身份信息的二维码的识读器,所述格斗场地由底板Ⅱ、设于底板Ⅱ外周的围板Ⅱ、设于底板Ⅱ上的入口、设于入口边沿的半包围护板、与半包围护板形成环形围栏的插接式挡板、设于围板Ⅱ上沿的环形挡网组成,所述爬坡场地为上表面设有台阶结构的斜板,所述斜板的起点位于底板Ⅰ上表面中部,斜板的终点与底板Ⅱ的入口相接且与插接式挡板相对,所述斜板的起点与终点均设有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对布置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底板Ⅱ下表面边沿与围板Ⅰ上沿之间均匀设有多个支柱。
上述的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所述插接式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燕尾型插块,所述半包围护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燕尾型插块配合的燕尾型插槽。
上述的教育机器人多功能比赛的场地装置,所述环形挡网上端窄且下端宽,所述环形挡网的下端与围板Ⅱ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场地装置共设有测速场地、爬坡场地和格斗场地三个比赛场地,分别实现对机器人行进速度、爬坡能力和格斗能力的测试,测速场地、爬坡场地和格斗场地呈下、中、上三层结构设计,连接巧妙,结构紧凑。
2、测速场地、爬坡场地的起点和终点均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机器人经过时,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的红外光线被阻断,红外线接收器没有信号输出,场外控制器记录下机器人经过时间,通过差值计算得到机器人沿跑道行进的时间和爬坡时间。
3、测速场地的起点和终点(接近爬坡场地的起点)分别设有二维码的识读器,以确定机器人身份信息。
4、本场地装置可进行一种场地比赛,也可使机器人连续完成三个场地的比赛,即连续完成速度、爬坡能力和格斗的一站式比拼,在一个场内装置内实现多种比赛,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和比赛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摩尔创客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摩尔创客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0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可视教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自主探测距离的教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