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鞋底以及减震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77745.5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佳;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佳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腔 减震鞋 减震 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 两端开口 鞋底本体 受力 鞋体 设计制造技术 减震效果 内部设置 凸起结构 前脚掌 底面 吸收 连通 散发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以及减震鞋,涉及减震鞋设计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减震鞋减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减震鞋底以及减震鞋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腔,且每个所述减震腔的两端开口处均具有过渡结构,本实用新型鞋底设置的多个减震腔能够吸收掉鞋体运动时产生的震感,前脚掌部分的所述减震腔连通至所述鞋体本体的底面,能够卸掉部分震动,将作用于鞋底整体的震感散发到外界,同时减震腔的两端开口处的过渡结构增加了减震腔的受力面积,吸收的力更多,同时,过渡结构的边缘为凸起结构,增加了减震腔受力强度,进一步增强了减震的效果,带给使用者舒适的行走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鞋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鞋底以及减震鞋。
背景技术
减震鞋是功能鞋的一种,主要是指具有吸收脚部冲击力,进而保护足部的鞋子,通常的减震鞋主要应用在运动鞋,特殊工作鞋等。通常的减震鞋主要有鞋跟部位敷有气垫,作为吸收冲击力的一种方式;用油包作为缓冲力吸收的一种方式;主要应用吸震聚氨酯材料来达到减震的效果或者主要是通过减震鞋垫来达到减震的效果。
现有的减震鞋都没有从鞋底本身的结构入手,减震效果不佳,不具备明显的回弹性和易弯折性,不能使穿戴者体验极致的舒适行走体验。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减震鞋减震效果不佳,不能使穿戴者体验极致的舒适行走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以及减震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减震鞋减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内部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减震腔,每个所述减震腔均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位于前脚掌部分的所述减震腔连通至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且每个所述减震腔的两端开口处均具有过渡结构。
可选地,在每个所述减震腔开口边缘部分均设置有加强凸筋。
可选地,所述加强凸筋为箭头形,且所述箭头形指向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过渡结构为连接所述减震腔内部与所述鞋底本体侧边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减震腔的孔径由鞋尖到鞋跟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减震腔的孔径范围在3mm-25mm之间。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减震腔的间距在5mm-25mm之间。
可选地,所述鞋底本体与地面接触部分的面积大于与所述鞋底本体与脚底接触部分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鞋底本体所用材料为橡塑发泡材料。
一种减震鞋,包括上述的减震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震腔,位于前脚掌部分的所述减震腔连通至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且每个所述减震腔的两端开口处均具有过渡结构,本实用新型鞋底设置的多个减震腔能够吸收掉鞋体运动时产生的震感,前脚掌部分的所述减震腔连通至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能够卸掉部分震动,将作用于鞋底整体的震感散发到外界,同时减震腔的两端开口处的过渡结构增加了减震腔的受力面积,吸收的力更多,同时,过渡结构的边缘为凸起结构,增加了减震腔受力强度,进一步增强了减震的效果,带给使用者舒适的行走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佳,未经王健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7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震气垫鞋底
- 下一篇:一种缓震超轻皮鞋的鞋底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