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式物体移动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76939.3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武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光杰 |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体 串列式 感应电路板 信号电路板 物体移动 极板 电容式 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混频器组件 高频信号 信号端 耦合器 铜箔 绘制 接收天线组件 电路板 馈送 平板式电容 非对称型 感应信号 高灵敏度 平板电容 屏蔽罩体 天线组件 对称型 串列 体Ct 探测 发射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物体移动传感器,包括感应电路板、信号电路板、屏蔽罩体和串列式电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是处置于感应电路板和信号电路板上绘制铜箔组成高频信号耦合器,物体移动探测高频信号由耦合器通过两块电路板的信号端馈送,感应信号由信号电路板输出。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极板组成感应电路板的发射、接收天线组件;形成对称型平板电容Cf。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极板组成混频器组件,与Cf形成非对称型平板式电容体Ct和Cr。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极板组成的信号端,处置于感应电路板和信号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将天线组件和混频器组件放置在铜箔绘制串列的电容体极板上,形成一种高灵敏度感应的电容式物体移动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体、液体和气体流动感应探测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列的电容式物体移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物体、液体和气体流动等领域的感应探测,是根据多普勒原理将高频信号通过发射和接收装置,产生差频信号,利用混频器检波,将差频信号输出,实现对移动物体、液体和气体流动感应探测,达到控制目的。
目前常用的结构形式是在一块电路上一面设计信号电路,另一面放置发射和接收天线。由于信号电路部分是设置在电路板的中心部分,因此天线的布局只能放在电路板另一面的两边,并通过电路板过孔直接连接到信号电路中。由于移动物体探测信号频率较高,电路本身产生的阻抗和感抗,对高频信号有一定量的衰减,使物体移动传感器的感应灵敏降低,特别是对于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探测不能及时反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两块独立的电路板上,绘制电路铜箔组成串列式电容体,形成高频信号耦合器,将天线组件和混频器组件放置在铜箔绘制电容体的极板上,高频信号在串列式电容体的极间馈送,形成一种高灵敏度感应的电容式物体移动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物体移动传感器,包括感应电路板、信号电路板、屏蔽罩体和串列式电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是处置于感应电路板和信号电路板上绘制铜箔组成高频信号耦合器,物体移动探测高频信号由耦合器通过两块电路板的信号端馈送,感应信号由信号电路板输出。
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极板组成感应电路板的发射、接收天线组件;形成对称型平板电容Cf;
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极板组成混频器组件,与Cf形成非对称型平板式电容体Ct和Cr;
所述的串列式电容体极板组成的信号端,处置于感应电路板和信号电路板上。
优选地,其中:
所述的高频电容耦合器由电容体Ct、Cr和Cf串列组成, Ct将信号产生单元的高频信号透过信号电路板发射端输出到发射天线; Cr将高频信号由接收天线透过信号电路板接收端输入到混频器中, 移动物体感应信号由混频器底部输出。
优选地,其中:
所述的电路板上还包括信号产生单元、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混频器、电源电路和感应信号输出;信号产生单元连接发射单元和混频器;混频器再与接收单元和感应信号输出连接,信号产生单元连接电源电路。
优选地,其中:
所述的混频器由两个非对称型平板式电容极板组成,上部分是Ct极板,下部分是Cr极板,混频管连接在Ct和Cr极板上。
优选地,其中:
所述的Cf的极板结构和形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绘制感应电路板铜箔,形成2个间隔6*6mm的方块;
步骤二:绘制一个5*2mm的信号极端,用宽度10mil的线连接到两个方块的正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光杰,未经武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6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