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76414.X | 申请日: | 2018-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范仕明;索毅;边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08;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 |
| 地址: | 628201 四川省广元市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干燥机 排气管道 冷凝组件 微波干燥 冷凝板 冷凝槽 微波干燥装置 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 螺钉固定 体内 活性炭过滤 收集组件 出水管 进水管 冷却水 冷凝 上端 内开 下端 水珠 焊接 水质 净化 排放 优化 改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干燥装置,包括微波干燥机本体和微波干燥组件,微波干燥机本体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微波干燥组件,微波干燥组件的上端焊接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冷凝组件,本实用新型对微波干燥机本体的排气管道进行了优化改造,具体为在排气管道内设置有冷凝组件,该组件中冷凝板内开设有冷凝槽,同时冷凝槽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向冷凝槽注入冷却水来使微波干燥机本体内干燥出水蒸气遇冷凝集在冷凝板表面,另外在冷凝组件的下端还设置有收集组件,专门用于收集冷凝板上水珠,同时再通过活性炭过滤垫进行净化,保证水质,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微波干燥机本体排放出的水蒸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干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干燥是一种新型的干燥方式。干燥时,微波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能,由于微波具有穿透性能使介质内外同时加热,不需要热传导,所以加热速度非常快,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干燥速度可缩短数百倍。同时不管物体任何形状,由于物体的介质内外同时加热,物料的内外温差小,加热均匀,不会产生常规加热中出现外焦内生的状况,使干燥质量大大提高。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微波干燥机是一种新型的干燥设备,可以有效均匀地干燥物料,而且不产生三废,但是在实际干燥过程中,由于物料通过传送带传送到微波干燥机内部进行干燥,所干燥出的水蒸气会随着排气管道排送到外面,这些水蒸气被白白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干燥装置,具有有效利用水蒸气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波干燥装置,包括微波干燥机本体和微波干燥组件,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所述微波干燥组件,所述微波干燥组件的上端焊接有所述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五个冷凝板,所述冷凝组件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水槽和活性炭过滤垫,其中所述水槽的檐口处卡合固定有所述活性炭过滤垫。
为了使微波干燥机本体能够方便进出物料,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料口。
为了便于观察微波干燥机本体内部并且使微波干燥机本体远离地面防潮,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观察窗,且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异于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焊接有支脚。
为了使冷凝组件能够冷凝干燥出的水蒸气,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组件还包括冷凝槽、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每个所述冷凝板内开设有冷凝槽,冷凝槽的一端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有进水管,冷凝槽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有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外部水箱连通连接。
为了使冷凝出的水能够被进一步净化且能够被收集起来,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地脚和水管,其中所述水槽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地脚,所述水槽的一侧与水管连通连接,且水管与外部水箱连通连接。
为了使冷凝的水可以流淌到收集组件中,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道与外部排气口连通连接,且所述排气管道还通过所述冷凝组件与所述收集组件连通连接。
为了使管道风扇能够接通电源转动,且将微波干燥机本体内部干燥出水蒸气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道接近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的一端内卡合固定有管道风扇,且所述管道风扇通过电线与所述微波干燥机本体内部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6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