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喂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6315.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林;刘洋;谢晟;王康军;药林桃;董力洪;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F29/10 | 分类号: | A01F29/10;A01F2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吉兰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运输装置 壳体 喂入装置 压实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送口 体内 操作过程 秸秆输送 壳体一端 输送效率 开口处 可转动 压实 开口 堵塞 | ||
1.一种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端的输送口和位于所述壳体(1)上方的开口;
运输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秸秆从所述开口处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上以使秸秆输送至所述输送口处;
压实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秸秆位于所述压实装置和所述运输装置之间,以将待输送的秸秆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
第一转轴(11),与所述输送口相邻,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
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一转轴(11)平行设置,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远离所述输送口的所述壳体(1)上;
输送带(13),环绕在所述第一转轴(11)和所述第二转轴(12)上,所述输送带(13)输送秸秆至所述输送口处;
支撑板(14),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输送带(13)位于所述支撑板(14)和所述压实装置之间,所述支撑板(14)使所述输送带(13)始终处于紧绷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辊轴,所述辊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且每个所述辊轴相互平行的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辊轴的轴向与所述输送带(1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秸秆位于所述辊轴和所述运输装置之间,以将待输送的秸秆压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输送带(1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包括:
第一辊轴(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与所述第一转轴(11)相近的位置;
第二辊轴(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与所述第二转轴(12)相近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对固定杆(30),一个所述固定杆(3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轴(21)或所述第二辊轴(2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轴(21)或所述第二辊轴(22)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固定杆(3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11)转动,所述第一转轴(11)转动带动所述输送带(13)运动,所述输送带(13)运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40),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输送口处,所述压板(40)与所述第一辊轴(2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压板(40)的远离所述输送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轴(21)相邻,所述压板(40)与所述输送带(13)形成一输送通道,以使压实的秸秆运送至所述输送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地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与所述固定板(15)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63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级高效秸秆粉碎装置
- 下一篇:大五星枇杷嫁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