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5455.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瑞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9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竿体 鱼竿 后堵 断裂 本实用新型 把手节 竿稍 鱼线 开口 镶嵌 嵌套 垂钓过程 前端开口 固定桩 前堵 套接 铁圈 外物 遗失 把手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包括前堵、把手节、二级竿体和后堵,把手节下方设置套接的二级竿体,二级竿体前端具有开口,并且在二级竿体最内侧设置竿稍节,竿稍节前端都设有开口,并且嵌套在内侧的竿体能够从其外一层的竿体前端开口处伸出,把手节上方设置后堵,本实用新型利用鱼竿后堵中镶嵌的隐形失手环,和铁圈镶嵌隐形失手环配合使用,形成鱼线的固定桩,防止垂钓过程中鱼线断裂,同时,后堵外侧的隐形失手环可以与外物固定好,这样,一颗防止所钓之鱼的挣脱,同时也防止鱼竿的遗失,避免二次损失的新型鱼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
背景技术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杆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
传统的钓鱼竿的钓线是系在鱼竿的最前面一节竿稍节的稍子上,在钓鱼过程中,钓线受力后,受力点在鱼竿的前部,相对于鱼竿整体而讲,所受的力矩很大,鱼竿很容易折断,而一旦其中某一节鱼竿折断,断裂的鱼竿会被挣脱之鱼带走,必然造成丢线跑鱼。在垂钓的过程中,为防止所钓之鱼的挣脱,同时也防止鱼竿的遗失,避免二次损失的造成,因此,提供了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包括前堵、把手节、二级竿体和后堵;所述把手节下方设置套接的二级竿体;所述二级竿体前端具有开口,并且在二级竿体最内侧设置竿稍节;所述竿稍节前端都设有开口,并且嵌套在内侧的竿体能够从其外一层的竿体前端开口处伸出;所述把手节上方设置后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堵下方设置铁圈;所述铁圈和后堵形成的空间内设置隐形失手环;所述隐形失手环上固定连接钓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钓线从上往下一侧连接第一连接器、第一八字环、第二八字环、第二连接器和第三八字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竿稍节和钓绳内部为均为中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钓线远离后堵的一端穿过竿稍节,伸入钓绳内部;所述竿稍节穿有连接钓绳的上端设置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中间留有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钓绳与竿稍节接头处设有加强包裹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鱼竿后堵中镶嵌的隐形失手环,和铁圈镶嵌隐形失手环配合使用,形成鱼线的固定桩,防止垂钓过程中鱼线断裂,同时,后堵外侧的隐形失手环可以与外物固定好,这样,一颗防止所钓之鱼的挣脱,同时也防止鱼竿的遗失,避免二次损失的新型鱼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中后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防止竿体断裂后跑鱼的鱼竿中刚稍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堵、2-把手节、3-二级竿体、4-钓绳、5-第一连接器、6-第一八字环、7-连接钓绳、8-后堵、9-密封块、10-竿稍节、11-铁圈、12-隐形失手环、13-加强包裹层、14-第二八字环、15-第二连接器、16-第三八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瑞,未经张家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5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