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烟道喷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2706.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潜;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瑞鹏 |
地址: | 215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氨系统 支管 锅炉烟道 总管 轴向方向 烟道 维修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便捷性 可移动 喷眼 移出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道喷氨系统,所述喷氨系统包括喷氨总管,与喷氨总管相连通的喷氨支管,沿所述喷氨总管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氨支管,所述喷氨支管位于烟道内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喷氨支管相连通的喷眼,所述喷氨支管沿其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在对喷氨系统进行检维修时,可将喷氨支管从锅炉烟道内部移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烟道外部对喷氨系统进行检维修,极大提升了喷氨系统检维修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烟道喷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锅炉烟道喷氨系统多采用固定式喷氨支管喷氨系统,该喷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喷氨支管上的喷嘴发生堵塞进行维修时,或对喷氨系统进行维护时,均存在较大困难和风险,主要原因在于:烟道作为密闭空间,工作人员进入维修或维护时,一方面,由于烟道内可能存留有大量氨气,工作人员容易发生氨气中毒事件,另一方面,由于烟道较高,工作人员存在坠落的风险。
目前的公开的相关文献,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喷氨脱硝的效率方面。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4768204U)公开了一种炉内脱销喷氨格栅及使用其的锅炉烟气脱硝系统,公开了提高脱硝效率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731825A)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硝系统中的扰流式喷氨格栅,公开了提升喷氨效率的技术方案。但上述文献均未公开如何提高喷氨系统的检维修方面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烟道喷氨系统,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炉烟道喷氨系统,所述喷氨系统包括喷氨总管,与喷氨总管相连通的喷氨支管,沿所述喷氨总管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氨支管,所述喷氨支管位于烟道内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喷氨支管相连通的喷眼,所述喷氨支管沿其轴向方向上可移动。
优选地,所述多个喷氨支管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多个喷氨支管的径向与所述喷氨总管的径向成90°夹角。
优选地,所述喷氨系统还包括连通管,所述喷氨总管通过连通管与喷氨支管连通,所述连通管可随喷氨支管移动。
优选地,所述喷氨总管设置在锅炉烟道外部,所述喷氨支管位于喷氨总管的上方或下方。
优选地,所述喷氨支管穿过靠近喷氨总管一侧的烟道侧壁深入烟道内部。
优选地,所述喷氨支管位于烟道内部一端封闭。
优选地,所述喷眼采用蜂窝结构。
优选地,所述喷眼沿喷氨支管轴向呈一字型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喷氨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喷氨支管沿其轴向方向移动。
喷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喷氨支管伸入锅炉烟道内部,所述喷眼均处于锅炉管道烟道内部;
喷氨系统处于检修状态时,所述喷氨支管向锅炉烟道外部移动,所述喷眼均处于锅炉烟道外部,便于检修。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道喷氨系统,通过将喷氨支管设置成可沿其径向移动的结构,在对喷氨系统进行检维修时,可将喷氨支管从锅炉烟道内移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烟道外部对喷氨系统进行检维修,极大提升了喷氨系统检维修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喷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注:1、喷氨总管;2、喷氨支管;3、喷眼;4、连通管;5、控制机构;6、孔;7、烟道;71第一侧壁;72、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未经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2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