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1647.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珍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方形盒 负极触点 正极触点 针头 电池转换装置 电路连接部件 电路 导体 方形电池 插柱 触片 触头 滑轨 电池转换 固定部件 固定方形 节约资源 使用功能 导电片 可移动 正负极 插孔 碰触 两极 表现 | ||
一种电池转换装置,包括方形盒和虚电池;所述的方形盒,设有用于连接方形电池正负极的电路连接部件、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固定部件;所述的电路连接部件,包括固定在方形盒上的滑轨、并在滑轨上可移动的2个针头,2个针头分别用于碰触方形电池的正、负两极的导电片;方形盒上设有2个导体插柱,用于连接虚电池;2个导体插柱的电路与2个针头连接;所述的虚电池,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虚电池上又设有2个插孔,其电路,一个连接正极触点,一个连接负极触点;在虚电池的两侧,分别设有触头和触片,触头和触片的电路都与正极触点连接或都与负极触点连接。本装置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具有电池转换使用功能,节约资源,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池转换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将扁平方形电池转换成圆柱形电池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许多家用微型电器和电子玩具,这些小电器常常使用的是圆柱形电池供电,就是传统的7号电池、5号电池、1号电池等,通常这些电池是不充电的,使用了以后就扔掉。另一方面,手机、MP3等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这些设备淘汰了以后,其电池仍然是好的,所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许多手机、MP3的留下来的扁平方形的电池,这些电池都可以充电使用。这些电池的电压一般是3.6V~4.2V之间,通常可以充当普通圆柱形电池的2节至4节使用。但由于圆柱形电池的电池盒不能安装扁平方形电池,所以一方面扁平方形电池放在没用,另一方面又不断地购买圆柱形电池,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电池使用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电池转换装置,可以使用扁平方形电池向圆柱形电池盒提供电源,并具有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转换装置,包括方形盒和虚电池;所述的方形盒,设有用于连接方形电池正负极的电路连接部件、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固定部件;所述的电路连接部件,包括固定在方形盒上的滑轨、并在滑轨上可移动的2个针头,2个针头分别用于碰触方形电池的正、负两极的导电片;所述的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方形电池在方形盒中。方形盒上设有USB接口,用于连接充电器,又设有2个导体插柱,用于连接虚电池;2个导体插柱的电路与2个针头连接。所述的虚电池,呈圆柱形,与圆柱形电池相似;虚电池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虚电池上又设有2个插孔,与方形盒的2个导体插柱相匹配;2个插孔的电路,一个连接正极触点,一个连接负极触点。
进一步,在虚电池的两侧,分别设有触头和触片,触头和触片的电路都与正极触点连接或都与负极触点连接;当虚电池安装在电池盒中,相邻的两个虚电池,其中一个虚电池的触头与另一个虚电池的触片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具有电池转换使用功能,节约资源,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虚电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方形盒与虚电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虚电池安装在电器的电池盒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实施方式,见图1~4所示。一种电池转换装置,包括方形盒1和虚电池2;所述的方形盒1,设有用于连接方形电池3正负极的电路连接部件、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固定部件;所述的电路连接部件,包括固定在方形盒1上的滑轨11、并在滑轨11上可移动的2个针头12,2个针头分别用于碰触方形电池3的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所述的固定部件,包括横夹板13a和竖夹板13b,横夹板13a和竖夹板13b背面都有弹簧14连接;横夹板13a和竖夹板13b将方形电池3夹住,使之固定在方形盒1内,并使方形电池3与针头12有良好的电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珍,未经陈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1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减震隔热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