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0344.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汽车消声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035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谢丽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第一法兰 氧化装置 导流板 过滤网 壳体 三元催化器 挡板 进气管道 引流通道 左端 进气口 第二法兰 还原装置 间隙形成 交错排列 壳体内部 连通壳体 弹性件 散热片 引流孔 多块 相通 支撑 | ||
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第一法兰,挡板,过滤网,氧化装置,导流板,连接板,载体一,载体二,还原装置,第二法兰和散热片。所述壳体左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右端连通壳体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管道内设有多块相互交错排列的挡板,所述进气管道右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端设有氧化装置,所述氧化装置的右端设有锥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右端连接有载体一,所述载体一的左端外侧面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将载体一围绕的载体二,所述载体一与载体二之间的间隙形成引流通道,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与引流通道相通的引流孔,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多个与载体二的右端相支撑的弹性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尤其是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汽车三元催化装置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将汽车排放出的有害气体CO、HC和NOx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它的出现对汽车污染的控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是汽车污染后处理非常有效的措施。传统三元催化器的催化方式是轴向催化,轴向催化局限于容腔内径尺寸、载体的位置,气流往往集中在载体轴向的中心位置,压力损失较大,载体中心流速不均匀,而且长期使用后传统三元催化器的载体会被一些污染颗粒堵塞,一旦催化器载体堵塞,会造成排气不畅,背压升高,排气管温度急剧上升。所以在不影响汽车其他性能的前提下,减小尾气排放系统的压力损失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第一法兰,挡板,过滤网,氧化装置,导流板,连接板,载体一,载体二,还原装置,第二法兰和散热片。所述壳体左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右端连通壳体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管道内设有多块相互交错排列的挡板,所述进气管道右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端设有氧化装置,所述氧化装置的右端设有锥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右端连接有载体一,所述载体一的左端外侧面上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左侧与导流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右侧设有将载体一围绕的载体二,所述载体一与载体二之间的间隙形成引流通道,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与引流通道相通的引流孔,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多个与载体二的右端相支撑的弹性件。所述还原装置位于载体二的右端,所述壳体右端还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壳体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壳体右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多行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半圆形挡板,且挡板的弧面与进气管道的内侧面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三块,且下端两块,上端一块相互交错的排列在进气管道内。
优选的,所述载体一为蜂窝形载体。
优选的,所述载体二为右端封闭的中空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四个,以壳体的轴心为中心,呈90°分布在壳体的内侧面上,且与载体二的右端侧表面相互支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三块半圆形的挡块使得废气在进入三元催化器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同时三块挡板相互交错排列,使得废气中的一部分颗粒会被挡板挡住,同时,挡板回后方设有过滤网,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废气中的颗粒氧化物可以更高效的清除;另外,载体一为蜂窝形,废气可以从载体一的蜂窝孔中穿过,在经过载体二与载体一之间的引流通道,使得废气与载体上的催化剂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反映,提高了三元催化器的反应效率与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法兰;3-进气口;4-挡板;5-过滤网;6-氧化装置;7-导流板;8-连接板;9-载体一;10-载体二;11-引流孔;12-弹性件;13-引流通道;14-还原装置;15-第二法兰;16-排气口;17-散热片;18-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汽车消声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汽车消声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0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素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