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落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9337.5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7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穿刺口 固定气囊 移动气囊 防脱落 密封圈 内部设置 注水管 注水口 形变 夹槽 套接 外壁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拔出 拔管 滑槽 胶带 卡板 排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尤其为防脱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套接在引流管一侧的固定气囊以及套接在引流管另一侧的移动气囊,外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槽以及第二夹槽,外壁的表面设置有滑槽,第一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注水管,第二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注水管,卡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水口和第二注水口,该防脱落引流管,通过固定气囊形变卡在穿刺口的内侧,便于对穿刺口内部的引流管进行固定,通过移动气囊形变卡在穿刺口的外侧,方便对穿刺口外侧的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发生脱落现象,将固定气囊以及移动气囊内部的液体排出,能够将引流管直接拔出,避免以往需要使用胶带固定导致拔管困难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防脱落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但现有的引流管插入后,往往通过医用胶带对引流管进行外置固定,一方面胶带粘连久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胶体层,导致拔管不便,另一方面外置固定无法对内部的引流管进行限位,导致引流管易脱落。鉴于此,我们提出防脱落引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脱落引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过医用胶带对引流管进行外置固定导致拔管不便以及引流管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防脱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套接在所述引流管一侧的固定气囊以及套接在所述引流管另一侧的移动气囊,所述引流管包括外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壁内部的内流道,所述外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槽以及第二夹槽,所述外壁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气囊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注水管,所述移动气囊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注水管,所述移动气囊的内壁设置有滑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管和所述第一夹槽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注水管和所述第二夹槽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柱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底部设置有引流头,所述引流头包括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设置有卡管,所述卡板的内部设置有引流口,所述卡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水口和第二注水口,所述第一注水口和所述第二注水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塞柱,所述塞柱的顶部设置有塞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管和所述第一注水口相通,所述第二注水管和所述第二注水口相通。
优选的,所述塞柱和所述第一注水口插接配合,所述塞柱和所述第二注水口插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防脱落引流管,通过第一注水口向第一注水管内注水,固定气囊形变卡在穿刺口的内侧,便于对穿刺口内部的引流管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注水口向第二注水管内注水,使得移动气囊形变卡在穿刺口的外侧,方便对穿刺口外侧的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发生脱落现象。
2、该防脱落引流管,将固定气囊以及移动气囊内部的液体排出,能够将引流管直接拔出,避免以往需要使用胶带固定导致拔管困难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9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部引流管整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宫腔组织吸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