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8359.X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兵;王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晓鹭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废水 沉淀池 生物池 调节池 本实用新型 处理系统 回转格栅 投药装置 除污池 集液池 消毒池 养殖池 废水 养殖废水处理 应用技术领域 处理效率 管理维修 环保处理 设计结构 生产作业 管连接 抗冲击 能力强 应用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与养殖废水管连接的养殖废水集液池,及与养殖废水集液池连接的回转格栅除污池,及与回转格栅除污池连接的调节池,及与调节池连接的第一沉淀池,及与第一沉淀池连接的第一生物池,及与第一生物池连接的第二生物池,及与第二生物池连接的第二沉淀池,及与第二沉淀池连接的第一消毒池,及分别与调节池、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养殖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生产作业,实现养殖废水的环保处理排放要求,同时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
废水危害如下:1、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2、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3、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4、有些工业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5、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机物浓度高COD高达3000- 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悬浮物SS超标数十倍,可生化性一般、臭味大、冲洗排放时间集中、冲击负荷大。
当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设备有很多,而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稳定和环保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养殖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生产作业,实现养殖废水的环保处理排放要求,同时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与养殖废水管连接的养殖废水集液池,及与养殖废水集液池连接的回转格栅除污池,及与回转格栅除污池连接的调节池,及与调节池连接的第一沉淀池,及与第一沉淀池连接的第一生物池,及与第一生物池连接的第二生物池,及与第二生物池连接的第二沉淀池,及与第二沉淀池连接的第一消毒池,及分别与调节池、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二消毒池,及与第二消毒池相配合使用的紫外杀菌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回转格栅除污池中的回转格栅机的型号为WB,第一生物池的型号为BAF,第二生物池的型号为HX-SW10000,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型号为LC-X,第一消毒池、第二消毒池的型号为H-J0801,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的型号为JY。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养殖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生产作业,实现养殖废水的环保处理排放要求,同时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第二消毒池和紫外杀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8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