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前后探头的曲面内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7005.3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洪;王偲;卓全良;张途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俞兰周 |
地址: | 36102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后视镜 后视镜片 镜片 车内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模组 摄像头组件 探头 壳体 双路 视频监控功能 行车记录仪 摄像头 半透射镜 车内视频 汽车领域 腔体内部 曲面镜片 视野功能 视野图像 重新设计 红外线 集成化 壳体背 可透过 腔体 装配 采集 客车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前后探头的曲面内后视镜,涉及汽车领域,包括壳体和后视镜片。壳体和后视镜片之间形成腔体。上述腔体内部装配有朝向后视镜片的后摄像头组件和朝向前壳体背面的摄像头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产品将内后视镜内部结构重新设计,集成照车前、照车内双路摄像头,使内后视镜从原来单一照车内视野功能,又兼具双路的视频监控功能,符合当下客车集成化、少件化设计。本产品曲面镜片采用半透射镜,使安装在镜片内的后摄像头模组能透过镜片采集车内视野图像;夜间红外线也可透过镜片,实现对车内视频监控;前摄像头模组则作为行车记录仪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集成前后探头的曲面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为了行车安全,通常会在汽车上安装车内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现有车内监控摄像头、行车记录仪以及车内后视镜作为单独配件安装在汽车表面,目前的车内摄像头绝大多数都是裸露在车内顶部之外,影响整车美观。监控摄像头不仅会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还会将监控摄像头一览无余的暴露在犯罪分子面前,为犯罪分子躲避和破坏监控摄像头提供便利。此外,车内后视镜功能较为单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迎合当前客车集成化、少件化的设计思路,需要设计一种带隐藏摄像头的多功能车内后视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前后探头的曲面内后视镜,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前后探头的曲面内后视镜,包括壳体和后视镜片,上述壳体和后视镜片之间形成腔体,该腔体内部装配有后摄像头组件,上述后视镜片为半透射镜片,上述后摄像头组件包括后摄像头模组、第一活动内圈、第一固定座和操纵杆,上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壳体,第一活动内圈的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固定座,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内圈,并且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朝向后视镜片地穿设于第一活动内圈;上述壳体设有条形通孔,上述操纵杆的一端连接于上述转轴,另一端通过条形通孔可左右摆动地延伸至壳体背部。
进一步,上述后摄像头组件还包括呈圆环状的点阵式红外灯板,该点阵式红外灯板以灯头朝向后视镜片的方式固定安装于上述第一固定座,且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穿设于该点阵式红外灯板。
进一步,上述第一活动内圈设有与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上述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通过螺丝锁固于第一活动内圈,并且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前端嵌设于第一安装槽。
进一步,上述第一固定座在上下两侧设有半圆形缺口,上述壳体设有两根自由端带弧形缺口的杆体,上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卡设于上述弧形缺口与半圆形缺口之间。
进一步,上述腔体内部还装配有前摄像头组件,该前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活动内圈和前摄像头模组,上述壳体设有安装孔,壳体的内表面在安装孔的周围复数个凸起,组成一个球状卡座,上述第二固定座设有与上述球状卡座相配合的卡槽,上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于壳体,同时球状卡座与卡槽相嵌,将上述第二活动内圈可万向调节的卡设于球状卡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上述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固定安装于上述第二活动内圈,并且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朝向壳体背部地穿设于第二活动内圈。
进一步,上述第二活动内圈设有与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上述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通过螺丝锁固于第二活动内圈,并且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基座前端嵌设于第二安装槽。
进一步,上述壳体包括安装壳和外框,上述安装壳通过复数个卡扣可拆卸地密封装嵌于外框内部,上述后视镜片密封覆盖于外框的正面,上述安装壳的中部设有装配槽,上述前摄像头组件和后摄像头组件均设置于装配槽内。
进一步,上述前摄像头组件和后摄像头组件呈左右分布地设置于上述装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7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挂车多摄像头单画面显示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视镜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