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65342.9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凌飞;姚诗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短管 固定装置 生物材料 本实用新型 细胞培养板 培养孔 圆锥型 压住 伸出 向下弯曲 侧壁 放入 下缘 漂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短管和多个触手,触手从短管侧壁伸出然后向下弯曲直至伸出短管下缘,触手未与短管连接的一端呈圆锥型。使用时,将该固定装置放入培养孔,利用自身重力压住生物材料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压住培养孔中的生物材料,有效防止它们漂浮,而且触手未与短管连接的一端为圆锥型,与生物材料的接触面积少,防止干扰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生物材料细胞培养时,生物材料因为浮力原因常悬浮于培养液中,为了让细胞能够附着在生物材料上,通常的做法是,将细胞悬液摇匀,让细胞自然沉降在生物材料上,但是这种做法在停止摇动细胞悬液后,生物材料依然会悬浮在培养液中,使得细胞悬液中生物材料以下的细胞无法沉降到生物材料上,造成生物材料上的细胞很少,达不到实验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用自制的器具将生物材料压于孔底,扩大生物材料与液面的距离,使细胞尽可能多地沉降在生物材料上,但由于生物材料形态各异,有的成膜状,有的有一定的高度,很难有一种装置可以达到将大多种生物材料压在培养孔底并且较少地破坏生物材料的要求,而且市面上也没有这样一种器具可以帮实验者解决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能够将生物材料压于孔底,适用于形态各异的生物材料,并且与生物材料的接触面积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短管和多个触手,所述触手从短管侧壁伸出然后向下弯曲直至伸出短管下缘,所述触手未与短管连接的一端呈圆锥型。
上述的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所述短管的直径小于培养孔直径,触手从短管内侧壁伸出。
上述的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所述短管的直径小于培养孔直径,触手从短管外侧壁伸出。
上述的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所述触手呈正六边形分布,触手中间直径为2mm,未与短管连接的一端伸出短管下缘5mm。
上述的一种细胞培养板用固定装置,根据不同大小的培养孔可设计不同大小的短管,管内的触手数目、位置和长度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通用版有6孔板、12孔板、24孔板三种型号,如12孔板装置中的短管外径为20mm,内径为18mm,高度为10mm。触手的分布为正六边形,顶端与短管相连,中间直径为2mm,底端为圆锥形,伸出短管下缘5mm。
定制版可根据实际生物材料形状大小进行相应的设计,方便装置与材料更好地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可以压住培养孔中的生物材料,有效防止它们漂浮。
2.触手未与短管连接的一端为圆锥型,与生物材料的接触面积少,防止干扰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图中,1-短管,2-触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5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