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封闭式金属电磁屏蔽仪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2691.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艾思萌;刘晓宇;狄艳军;宋恒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科一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17/02 | 分类号: | G12B17/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屏蔽 显示屏 电路板 按键PCB板 螺丝固定 全封闭式 仪表结构 橡胶条 玻璃板 电磁屏蔽玻璃 金属 本实用新型 测试效果 电磁泄露 电磁作用 金属包边 金属外壳 屏蔽空间 屏蔽效果 安装板 导光板 金属网 上面板 下底壳 仪表板 按键 密闭 屏蔽 多层 空槽 排线 安全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封闭式金属电磁屏蔽仪表结构,包括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模块一包括上面板、按键PCB板、电磁屏蔽玻璃板、橡胶条凹槽一、按键空槽;模块二包括LED灯PCB板、安装板、导光板、显示屏;模块三包括电路板、下底壳、橡胶条凹槽二;模块三的电路板分别与模块一的按键PCB板,模块二的显示屏和LED灯PCB板排线相连;最后将模块一与模块二对接后,用螺丝固定,模块一与模块三对接后,用螺丝固定。本新型能够增强仪表板的屏蔽效果,防止电磁泄露,形成安全密闭的空间,测试效果更安全。显示屏与LED灯外侧放置电磁屏蔽玻璃,内部放置有金属网,外圈采用金属包边和金属外壳形成一个封闭的屏蔽空间,多层屏蔽电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设计领域,为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性能而设计的一款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生存环境带来器官可试别的污染,比如白色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还有一些人类感知不到的污染,比如电磁干扰。电磁波不仅对电子设备本身造成干扰,造成设备失灵或故障。汽车上的电子设备种类众多,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干扰对方,如果它们不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就会使车辆上的电子装备失控,进而埋下危害驾驶者生命安全的隐患。这就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汽车电磁兼容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电磁干扰特性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磁兼容检验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已经能够达到国际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但是从国内整体情况看,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落后,国家对汽车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意识不足,相关研究较少,法规不健全,而且执行也不够严格;车厂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重视度不够,生产出的电子元件会因为电磁干扰现象而出现故障,影响汽车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车厂主要有四种方式阻止这种干扰,分别是(1)加装减扰电阻,(2)加装减扰电容器,(3)加装金属屏蔽,(4)电路设计模块化。单一使用这四种方法,可能会因为人为更改装置或其他因素,造成漏磁,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为了更好的发展汽车工业事业,电磁兼容性的课题不能忽略,杜绝这一污染源,要从根源入手,最大可能的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波屏蔽起来,不会影响周围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屏蔽电子元件产生的电磁干扰,避免泄露,消除电磁干扰对其他电子元件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提供的方案是封闭式防电磁干扰的仪表结构设计,通过改良仪表板的选用材料,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提高电磁屏蔽性能,提升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封闭式金属电磁屏蔽仪表结构,包括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
模块一包括上面板、按键PCB板、电磁屏蔽玻璃板、橡胶条凹槽一、按键空槽;
上面板背面的橡胶条凹槽一内设置有导电橡胶条,按键装入上面板一侧的按键空槽处,按键与按键PCB连接一起,电磁屏蔽玻璃板同样装入上面板背面卡槽内固定;
模块二包括LED灯PCB板、安装板、导光板、显示屏;
导光板与显示屏装在安装板的对应槽内,用螺丝固定,将LED灯PCB板置入导光板固定;
模块三包括电路板、下底壳、橡胶条凹槽二;
将橡胶条装入下底壳橡胶条凹槽二内,电路板通过定位孔装入下底壳预定位置,再用螺丝固定;
模块三的电路板分别与模块一的按键PCB,模块二的显示屏和LED灯PCB排线相连;最后将模块一与模块二对接后,用螺丝固定,模块一与模块三对接后,用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优点是:全封闭式的金属屏蔽结构,有效防止电磁泄露,测试效果更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科一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科一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2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