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2577.2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易修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赢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00;B32B27/06;B32B15/00;B32B1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周敏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帘 薄膜 本实用新型 硬化层 褶皱 第一金属层 薄膜结构 隔热效果 耐刮性能 依次层叠 遮光效果 不变形 光污染 基材层 耐候性 透性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薄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硬化层、第一基材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硬化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卷帘薄膜结构的改进,使得卷帘薄膜的隔热效果好、遮光效果好、单透性高、耐候性好,光污染少,耐刮性能优异、且能反复卷拉而不变形或不褶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卷帘一般为布艺材质,仅能起到遮光作用,有部分的隔热卷帘在布艺材质上喷涂或覆盖一层隔热层使用,但效果不够明显,且隔热与遮光之间存在矛盾,具体是:在强烈的太阳光下,要拉下厚实的卷帘布艺遮光,则隔热效果较好,但照射到室内的光线全部被遮挡,造成室内光线黑暗,而如果采用半透光的卷帘布艺,虽然能遮挡部分(过滤)强烈的光线,让其余光线照射入室内,但隔热效果就不够明显,所以现有的卷帘始终不能真正解决卷帘隔热与遮光之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刮性能好的卷帘薄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帘薄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硬化层、第一基材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硬化层。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硬化层和所述的第二硬化层的耐刮强度独立地为1H~4H,若耐刮强度太高,则硬化层容易出现龟裂;若耐刮强度不足,则卷帘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破损。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硬化层的厚度为1~2微米。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硬化层的厚度为1~2微米。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硬化层的材质和所述的第二硬化层的材质独立地为树脂类材料、耐刮防静电涂料或耐刮自修复涂料。当所述的第一硬化层的材质和所述的第二硬化层的材质为耐刮防静电涂料或耐刮自修复涂料时,卷帘薄膜能够具有良好的耐刮性能的同时,具有防静电性能或者具有自修复性能。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基材层的雾度≤2%。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为75~200微米。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基材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醚醚酮(PEEK),可见光透光率为1%~99%。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金属层的可见光透光率为1%~99%、红外线阻隔率为30%~99%。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0.5~30纳米。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金属层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铝、氧化铟锡等。
根据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卷帘薄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硬化层和所述的第一基材层之间的第二金属层,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能够将单层金属层的厚度降低,从而可以减少光污染。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金属层的可见光透光率为1%~99%、红外线阻隔率为30%~99%。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0.5~30纳米,所述的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0.5~30纳米。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例如铝、氧化铟锡等。
根据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卷帘薄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的第二硬化层之间的胶层、设置在所述的胶层和所述的第二硬化层之间的第二基材层。
优选地,所述的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类胶黏剂或树脂类硬化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胶层的厚度为1微米~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赢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赢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2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低缩率的涤纶面料
- 下一篇:一种高气体阻隔性手机制程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