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连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2204.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海;杨国红;李日鑫;孙玉庆;张兴隆;李书芳;张婷;柴艳婷;李文浩;潘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6 | 分类号: | F01D9/06;F01D13/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机组 停运 空冷系统 主排汽管 机组 本实用新型 连通机构 直接空冷 连通管 空冷散热器 运行经济性 主排汽管道 安装方便 多台机组 火电机组 汽轮机组 散热能力 系统连通 夏季运行 现有设备 专利系统 垂直段 膨胀节 上阀门 阀门 排出 蒸汽 分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的连通机构,解决了夏季如何利用现有设备降低运行汽轮机组运行背压偏高的问题。当运行机组空冷系统在夏季运行背压比较高时,通过将运行机组与停运机组的空冷系统主排汽管道水平/垂直段之间设置连通管、阀门、膨胀节等,使两台或多台机组的直接空冷系统连通,通过打开连通管上阀门,运行机组排出的蒸汽将被引至停运机组全部或部分空冷系统中,停运机组的全部或部分空冷系统将分担运行机组空冷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达到降低运行机组的运行背压,提高运行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之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系统简单,安装方便,控制容易,适用于100MW级‑1000MW级直接空冷火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连通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在火力发电厂中直接空冷机组两汽轮机的主排汽管路之间设置的管路连通机构。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中,一般要配置两台以上的汽轮机组,每台汽轮机组均设置有自己的直接空冷系统,这些直接空冷系统是相互隔离的,或设置有水平主排汽管路或设置有垂直主排汽管路,汽轮机排汽由各自机组对应配置的直接空冷系统独立冷却。在实际运行中,特别是在夏季,多数火力发电厂常常不能满负荷发电,存在多台机组部分停运、部分运行或者两台机组“一运一停”的现状;运行的直接空冷机组,当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后,又由于大风、沙尘等外界客观因素,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换热性能下降,导致汽轮机运行的背压偏高,使汽轮机机组的出力受限,煤耗增加,电厂经济性能降低。若要提高电厂热经济性,必须增加冷端的散热能力,即分流部分汽轮机的排汽,扩大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换热面积,降低运行背压,增加运行机组出力,以保证运行机组夏季发电量,又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如何在不增加投资并利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解决以上问题,是现场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连通机构,解决了夏季如何利用现有设备降低运行汽轮机组运行背压偏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的连通机构,包括运行的汽轮机组和停运的汽轮机组,在运行的汽轮机组上连接有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在停运的汽轮机组上连接有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在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在连通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关断阀和膨胀节。
连通管路是设置在连通管路支架上的,连通管路支架设置在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和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为水平主排汽管路或为垂直主排汽管路。
连通管路是设置在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的水平蒸汽分配管前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的水平蒸汽分配管前端之间。
连通管路是设置在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的水平蒸汽分配管末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的水平蒸汽分配管末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开启连通管上的阀门,运行机组排出的蒸汽被引至停运机组全部或部分空冷系统中,停运机组的全部或部分空冷系统分担了运行机组空冷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达到降低运行机组的运行背压,提高运行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之间的连通机构,包括运行的汽轮机组1和停运的汽轮机组2,在运行的汽轮机组1上连接有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3,在停运的汽轮机组2上连接有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4,在运行机组主排汽管路3与停运机组主排汽管路4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5,在连通管路5上分别设置有关断阀6和膨胀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2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船用汽轮机导流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持续供电的储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