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赫兹主动式连续波三维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9244.4 | 申请日: | 201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史同利;徐琳;于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太赫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V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67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波 隐藏物 检测系统 主动式 机柜 三维 相机 工作界面 波导管 计算机自动控制 数字图像处理 太赫兹发射源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记录 计算机连接 金属反射镜 波形信号 分析模块 界面设置 三角关系 太赫兹源 危险物品 有效检测 有效探测 发射端 毫米级 省略 薄层 操控 反射 穿过 发射 配置 检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赫兹主动式连续波三维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属于太赫兹检验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太赫兹发射源、太赫兹波导管、太赫兹相机三者组构成太赫兹机柜;太赫兹机柜的太赫兹波导管的发射端穿过的机柜界面设置为工作界面;工作界面与金属反射镜以及旋转转台上空间在水平方向上构成连续波发射、反射、接收的三角关系;数字图像处理及分析模块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或人工介入进行操控,通过计算机记录和反映太赫兹相机的接受波形信号的信息。该太赫兹主动式连续波三维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检测薄层状态的人体隐藏物,对于毫米级大小的贵重或危险物品可以有效探测,省略了多个太赫兹源及相机的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赫兹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太赫兹主动式连续波三维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多采用毫米波作为系统应用电磁波段,对于厚度很薄的人体隐藏物难以检测,所用电磁波段决定并限制了成像的分辨率,其毫米级的分辨率对于很薄的隐藏物及毫米级大小的贵重或危险物品难以探测限制了其应用。再者市场上现有的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多采用多个太赫兹源及相机,调试及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赫兹主动式连续波三维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太赫兹主动式连续波三维人体隐藏物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太赫兹发射源、太赫兹波导管、金属反射镜、太赫兹相机和旋转转台,
太赫兹发射源配置连接有太赫兹波导管,太赫兹波导管的发射端朝向金属反射镜,
太赫兹发射源、太赫兹波导管、太赫兹相机三者组构成太赫兹机柜;太赫兹机柜的太赫兹波导管的发射端穿过的机柜界面设置为工作界面;
金属反射镜的镜面背面设置有脊背转轴,脊背转轴配置连接有镜面角度传感器和镜面转向编码器以及镜面转向伺服电机,镜面角度传感器、镜面转向编码器、镜面转向伺服电机三者互联构成金属反射镜伺服角度转向机构;
旋转转台的底部中心配置连接有转台角度传感器和转台转向编码器以及转台伺服电机,转台角度传感器、转台转向编码器、转台伺服电机三者互联构成转台伺服角度转向机构;
金属反射镜伺服角度转向机构和转台伺服角度转向机构分别与数字图像处理及分析模块连接,数字图像处理及分析模块通过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分别通过镜面角度传感器、镜面转向编码器以及转台角度传感器、转台转向编码器来控制转向伺服电机和转台伺服电机的伺服正反转,并且使工作界面与金属反射镜以及旋转转台上空间在水平方向上构成连续波发射、反射、接收的三角关系;
数字图像处理及分析模块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或人工介入进行操控,通过计算机记录和反映太赫兹相机的接受波形信号的信息。
太赫兹发射源的频率范围选取350GHZ~650GHZ频段,优选400GHZ频段。
太赫兹波导管采用金属材质,太赫兹波导管的内表面进行光学研磨使得相对太赫兹的反射率大于等于99.999%,太赫兹波导管的发射端采用扁平扇形结构使得出射的太赫兹光束成扁平光束出射,出射角度范围30°~65°。
金属反射镜的镜面材质为金属铝材质,发射镜表面线形为二次曲线,二次曲线的曲面镜面的凹陷面参与太赫兹波导管向旋转转台方向的波反射。
太赫兹相机的扫描帧率5000fps。
太赫兹机柜的工作界面与金属反射镜高度相同。
旋转转台上空间设置为生物体待检测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太赫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太赫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9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