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6628.0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L31/02;A61L31/14;A61L31/10;A61L3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支架 内支架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血管 支架 操作过程 镂空管状 血管夹 管体 内壁 紧贴 拉长 出血 压缩 移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连接器,包括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为弹性镂空管状结构,所述内支架能够被压缩拉长以在外支架内移动且能够在外支架内展开成管体;所述外支架套在内支架外,且所述内支架展开后紧贴外支架的内壁以用于将血管夹持在内支架与外支架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对血管进行连接,其操作过程简单,具有安全、便捷、牢固和减少出血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手术是各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进行主动脉及外周血管外科手术时通常会将血管割断再连接,特别是进行大血管连接的手术时,传统的血管连接通过手术线缝合,其缝合速度慢,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血管缝合易撕裂、反流或漏血,进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血管连接器,能够方便地对血管进行连接,其操作过程简单,具有安全、便捷、牢固和减少出血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连接器,能够方便地对血管进行连接,其操作过程简单,具有安全、便捷、牢固和减少出血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血管连接器,包括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为弹性镂空管状结构,所述内支架能够被压缩拉长以在外支架内移动且能够在外支架内展开成管体;所述外支架套在内支架外,且所述内支架展开后紧贴外支架的内壁以用于将血管夹持在内支架与外支架之间。
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架呈管状,所述外支架的内径大于内支架的最小外径并小于内支架的最大外径。
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架由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架的材料为镍钛合金。
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镂空管状结构为丝网状编织管体。或者,所述弹性镂空管状结构为一体式镂空管体结构,其镂空孔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
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架为无缝管体结构。
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架的表面包覆有涂层,所述涂层为聚四氟乙烯层、膨体聚四氟乙烯层或聚氨酯层。
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架上设有显影示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血管连接器,当内支架的两侧同时受到径向向内的压力时,内支架被压缩拉长,直到内支架的外径小于血管内径时,内支架即可伸入到血管内;撤去外力后,内支架在血管内即逐渐复原,在复原的过程中撑开血管;由于外支架套在内支架及待连接的两根血管外,内支架在复原的过程中逐渐撑开血管并使得血管紧贴在外支架的内壁,在内支架的外压及外支架的阻挡作用下,血管即被夹持在内支架与外支架之间;这一方式免去了医生用针线缝合血管的时间,缩短了手术时间,能够方便地对血管进行连接,其操作过程简单,具有安全、便捷、牢固和减少出血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6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单侧平板布置的微创手术器械
- 下一篇:牵开器和拨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