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4752.3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8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流通管 一次混合 燃气流通 火焰筒 燃气分配器 燃气进气管 助燃风通道 进气法兰 助燃风管 改进型 燃烧器 助燃风 风管 燃气 相通 本实用新型 充分混合 氮氧化物 点火装置 局部高温 均匀燃烧 末端连接 燃气发生 燃烧产物 顺次连接 一端连接 排放量 喷出管 稳焰器 内套 贯通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燃烧器,其可使燃气充分混合并均匀燃烧,从而防止二次燃气发生局部高温燃烧现象,有效降低燃烧产物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其包括火焰筒和点火装置,火焰筒内套装有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的一端与燃气进气管相通、另一端连接有稳焰器,其还包括助燃风进气法兰、二次助燃风管和调节风管,助燃风进气法兰、火焰筒、二次助燃风管和调节风管顺次连接形成二次助燃风通道,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贯通二次助燃风通道,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外套装有二次燃气流通管,二次燃气流通管的前端与燃气进气管相通、末端连接有燃气分配器,沿二次燃气流通管的周向,燃气分配器连接有二次燃气喷出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燃烧器。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与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毒性很大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环境,而二氧化氮在大气中经氧化转变成硝酸则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可燃气体的燃烧产物是氮氧化物主要的排放源之一,锅炉工业炉等热工设备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设备,而燃烧器是锅炉工业炉等热工设备的主要辅机,是保证燃料稳定着火燃烧和完全燃烧的重要燃烧设备,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是通过燃气与助燃风的分级燃烧来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即一次燃气与一次助燃风混合进行一级燃烧、未燃烧完全的可燃成分再与二次燃气在二次助燃风中发生二级燃烧。
现有工业燃烧器的燃烧头,二次燃气喷出与一次燃气未燃烧完全的可燃成分在二次助燃风中燃烧时,二次燃气是通过单个喷出管喷出,其喷出口面积偏大,易发生局部高温燃烧,使氮氧化物生成量增加,致使排放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工业燃烧器的燃烧头二次燃气通过单个喷出管喷出面积偏大,易发生局部高温燃烧,增加氮氧化物生成量,致使排放超标、造成环境污染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燃烧器,其可使燃气充分混合并均匀燃烧,从而防止二次燃气发生局部高温燃烧现象,有效降低燃烧产物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火焰筒和点火装置,所述火焰筒内套装有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所述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的一端与燃气进气管相通、另一端连接有稳焰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助燃风进气法兰、二次助燃风管和调节风管,所述助燃风进气法兰、所述火焰筒、所述二次助燃风管和所述调节风管顺次连接形成二次助燃风通道,所述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贯通所述二次助燃风通道,所述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外套装有二次燃气流通管,所述二次燃气流通管的前端与所述燃气进气管相通、末端连接有燃气分配器,沿所述二次燃气流通管的周向,所述燃气分配器连接有二次燃气喷出管。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风管与所述二次助燃风管相连的一端连接有轴向调节机构,所述调节风管的另一端为收口式管口;
所述轴向调节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刻度盘调节手柄、连接片和调节杆,所述刻度盘调节手柄安装在所述助燃风进气法兰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风管相连;
所述调节风管与所述二次助燃风管的连接处沿径向设有衬环;
所述二次燃气喷出管为十个,沿所述二次燃气流通管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二次燃气喷出管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气体喷出口;
所述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所述二次燃气流通管和所述二次助燃风通道的轴心线一致,所述一次混合气体流通管与所述燃气进气管的轴心线互相垂直;
所述稳焰器为多孔式稳焰盘,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点火电极和火焰监测离子探针组件,固定连接在二次燃气流通管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4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