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F引线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3102.7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群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陈婷婷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单元 引线框架 框架本体 本实用新型 排布 引脚 封装 引线框架材料 单个引线 横向排列 横向延伸 矩形阵列 生产效率 使用率 纵列 元器件 生产成本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F引线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设置在框架本体上的若干个封装单元,每个封装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都沿横向延伸的引脚,引脚与框架本体相接,多个封装单元在引线框架上排成一纵列形成一封装组,多个封装组在引线框架上沿横向排列。本实用新型的DF引线框架,封装单元按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在框架本体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封装单元的排布紧密,单个引线框架上能够设置更多的封装单元,元器件的生产效率更高,引线框架材料的使用率更高,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DF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封装是电子元器件领域常见的封装形式(如图4、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框架一般将若干DF封装单元并列地设置在一排,一种典型的布置是在尺寸为44mm×271.5mm的引线框架上设置14个封装单元,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缺点是排列不够紧凑,生产效率较低,造成材料的浪费,对环境不够友好,且相邻封装单元之间需开设定位孔,进一步降低了封装单元的排列密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DF引线框架,以实现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F引线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上的若干个封装单元,每个所述封装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都沿横向延伸的引脚,所述引脚与所述框架本体相接,所述框架本体上设有沿横向等间隔排布的多个封装组,每个所述封装组包括沿纵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封装单元,两个相邻的所述封装组之间设有一沿纵向一体延伸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纵向两端与所述框架本体纵向两边部相接,每个所述引脚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支撑条相接。
优选地,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封装单元的中心距为8~10mm,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封装单元的中心线距为20~22mm。
优选地,每个所述封装组还包括两个沿纵向延伸的连接筋,每个所述连接筋的两端与所述框架本体的上下两边部相接,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封装组内的每个所述引脚都相接地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在同一所述封装单元内,所述引脚与所述连接筋之间构成“井”字型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筋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条相互平行且存在间距。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封装单元的注胶封装区域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所述注胶封装区域与两侧的所述连接筋都存在间距。
优选地,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注胶封装区域的间距为1.2~1.8mm。
优选地,所述引线框架的尺寸为83mm×254mm,每纵列的所述封装组设置有8个封装单元,每个所述引线框架设置有12列所述封装组。
优选地,所述引线框架纵向两边部各开设有排成一横排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引脚的延伸方向平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DF引线框架,封装单元按矩形阵列的方式排布在框架本体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封装单元的排布紧密,单个引线框架上能够设置更多的封装单元,元器件的生产效率更高,引线框架材料的使用率更高,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DF引线框架的正视图;
附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3为封装单元被封装后DF引线框架的正视图;
附图4为DF封装结构的正视图;
附图5为DF封装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1、框架本体;2、封装单元;21、引脚;3、定位孔;4、支撑条;5、连接筋;6、注胶封装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群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群悦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3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