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53082.3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丁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道普威控制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拉线 套管 套管固定件 固定孔 通孔 滑动件 汽车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 第一端 端端头 限位头 穿过 安装方便 制造成本 体积小 端头 邻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包括第一拉线及第二拉线,还包括有滑动件,滑动件上开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拉线包括第一钢丝绳及第一套管,第二拉线包括第二钢丝绳及第二套管,第一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钢丝绳的第一端端头设置有第一限位头,第二钢丝绳的第一端端头设置有第二限位头,第一套管邻近滑动件一端的端头设置有套管固定件,套管固定件上开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一套管固定于套管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内,第二套管固定于套管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汽车座椅靠背的调节机构通常有手动、电动两种形式,由此,与其相配套的拉线需要配备分线盒,使得其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然而,对于座椅骨架空间较小的车型,带有分线盒的拉线结构难以满足空间要求,且部分车型安装后拉线弯曲较多,解锁力较大,由此,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以解决现有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采用分线盒的结构形式,存在体积大、安装不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包括第一拉线及第二拉线,还包括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开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拉线包括第一钢丝绳及套接在第一钢丝绳上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二拉线包括第二钢丝绳及套接在第二钢丝绳上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且第一钢丝绳与滑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且第二钢丝绳与滑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第一端端头设置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第一限位头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第一端端头设置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套管邻近滑动件一端的端头设置有套管固定件,所述套管固定件上开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套管固定于套管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二套管固定于套管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平行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平行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结构相同,并具体包括直线孔、斜孔,所述直线孔与斜孔相连通;斜孔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安装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钢丝绳的第二端端头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第二端端头设置有第二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其在狭小的座椅骨架空间中可以轻松排布,拉线弯曲较小,使得解锁力能够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用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道普威控制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道普威控制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3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创新的座位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ISOFIX结构和使用其的儿童安全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