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2639.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2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欣;钟千里;焦坤;蓝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 芯体 本实用新型 点焊设置 卷绕 正极活性物质涂层 电池使用寿命 负极活性物质 技术效果 使用电压 使用功率 电压低 负极耳 正极耳 铝带 镍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设置正极活性物质涂层,第二部分通过点焊设置铝带或正极耳的一端部;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第三部分上设置负极活性物质涂层,第四部分通过点焊设置镍带或负极耳的一端部;第一芯体,由第一集流体与第二集流体卷绕组成;第二芯体,由第一集流体与第二集流体卷绕组成;第三芯体,由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构成。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低导致使用功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电压范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和环保的特性被看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驱动系统也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市场上已经商业化的动力锂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等,中国市场以磷酸铁锂为主,日韩大多选择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的混合电池体系。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正负极都是独立的一个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芯体,芯体泡在电解液中形成化学电源。由于钛酸锂的电极电位高,最后形成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只有1.5~2.7V,导致使用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以达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电压范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正极活性物质涂层,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点焊设置铝带或正极耳的一端部;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负极活性物质涂层,所述第四部分通过点焊设置镍带或负极耳的一端部;第一芯体,所述第一芯体由第一集流体与第二集流体卷绕组成,其中所述铝带或正极耳位于所述第一芯体的边缘位置,所述镍带或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一芯体的中心位置;第二芯体,所述第二芯体由第一集流体与第二集流体卷绕组成,其中所述镍带或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二芯体的边缘位置,所述铝带或正极耳位于所述第二芯体的中心位置;第三芯体,所述第三芯体由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构成,其中所述第一芯体中心的镍带或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芯体中心的铝带或正极耳位重合,且所述第一芯体边缘的铝带或正极耳与所述第二芯体边缘的镍带或负极耳位于所述第三芯体同侧的两端处。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铝塑包装膜,所述铝塑包装膜包裹在所述第三芯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填充在所述铝塑包装膜与第三芯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解液的溶剂采用氟代乙酸酯与碳酸二乙酯混合制成,溶质采用双氟磺酰亚胺锂盐与六氟磷酸锂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铝带或正极耳、镍带或负极耳与所述铝塑包装膜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流体由铝箔制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
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流体由铜箔制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钛酸锂。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体的铝带或正极耳与镍带或负极耳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芯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芯体的镍带或负极耳与铝带或正极耳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芯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形成第三芯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正负极都是独立的一个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芯体,芯体泡在电解液中形成化学电源。本实用新型即从此角度出发,发明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2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