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0819.6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9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明 |
主分类号: | B65G7/04 | 分类号: | B65G7/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于浩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设备 补修 滚轮 推车 本实用新型 装修 蓄电池 修补工具 一次性 框体 运输 水泥 侧壁中部 开闭装置 移动装置 运输水泥 左右两侧 携带 对称式 固定框 两侧壁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运输大量水泥和方便携带修补工具的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技术方案为:一种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包括有滚轮等;推车底部对称式设置有滚轮,推车底部的中部设置有蓄电池,滚轮设置在蓄电池的左右两侧,推车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开闭装置,推车内底部设置有框体,框体内前后两侧壁上设置有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框体能够容下大量水泥,便于人们一次性运输,通过设置的固定框能够使人们将修补工具放置在内,方便人们携带和运输,通过设置的滚轮能够使人们自由移动本设备,以此达到运输水泥和工具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在平常的装修时,泥工需要对某些地方进行修补,一般泥工都是手提着一个水泥桶,然后进行修补工作,由于水泥桶每次可容下的水泥都不是很多,因此泥工需要来来回回几次才能完成修补工作,此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影响工作进程,并且泥工在修补时,还需要使用到各种工具,因此泥工需要一只手拎着水泥桶,一只手拿着工具前往待修补处,如若修补工具较多时,泥工还要来回几趟才能将工具和水泥运输至待修补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泥工都需要来来回回运输几趟水泥和若修补工具较多时不方便携带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运输大量水泥和方便携带修补工具的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
技术方案为:一种装修用泥工补修辅助设备,包括有滚轮、蓄电池、框体、挡板、移动装置、开闭装置和推车,推车底部对称式设置有滚轮,推车底部的中部设置有蓄电池,滚轮设置在蓄电池的左右两侧,推车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开闭装置,推车内底部设置有框体,框体内前后两侧壁上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连接有挡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移动装置包括有电动轮、导轨、拉绳和从动轮,框体内前后两侧壁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电动轮、导轨和从动轮,挡板与导轨滑动式连接,电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连接有拉绳,拉绳与挡板连接,电动轮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开闭装置包括有防护垫、铁板、拉环、磁铁条和销轴,推车的侧壁中部开有开口,开口顶部的推车上设置有销轴,销轴上连接有铁板,铁板的外围镶嵌有防护垫,铁板的右侧中下部连接有拉环,开口底部的推车上设置有磁铁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固定框、移动板、弹力绳、弹簧、橡胶导套、圆环和T形杆,开闭装置后侧的推车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底部与固定框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固定框底部的中部内镶嵌有橡胶导套,移动板底部的中部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穿过弹簧和橡胶导套,弹力绳的末端连接有圆环,固定框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T形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外壳、软棉毛和软垫,推车的顶部设置有外壳,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软棉毛,推车的顶部外围贴合式设置有软垫。
当泥工需要补修时,泥工将一定量的待用水泥放置到推车上,蓄电池为该装置提供电源,泥工将推车移动到适当位置停止,通过开闭装置以及启动移动装置带动推车上的水泥向右移动,从而泥工能够很方便在推车右侧拿取待用水泥,比较方便,避免泥工绕到推车的左侧拿取水泥,减少泥工的工作量,提高泥工补修效率。
因为移动装置包括有电动轮、导轨、拉绳和从动轮,框体内前后两侧壁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电动轮、导轨和从动轮,挡板与导轨滑动式连接,电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连接有拉绳,拉绳与挡板连接,电动轮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以当需要启动移动装置时,蓄电池为该装置提供电源,启动电动轮转动,电动轮通过拉绳带动从动轮转动,由此挡板移动,便于将推车上的水泥向开闭装置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明,未经李卫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0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