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导磁体充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9453.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炜;刘梦菲;刘阳阳;陆学军;万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微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0 | 分类号: | H01F6/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天恒律师事务所 34121 | 代理人: | 朱娅娟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磁体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 超强磁场 放电单元 屏蔽单元 热量耗散 散热单元 信号单元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充放电装置,涉及超强磁场技术领域,包括:放电单元、信号单元、散热单元和屏蔽单元。优点:热量耗散快,电路易于实现,大大减少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强磁场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超导磁体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导磁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科研、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超导磁体的特点是可以在较大的空间内产生强磁场,而所需的励磁功率却很小,且在超导条件下,磁场保持恒定。医疗核磁共振技术,就是利用了不同原子核吸收和发散电磁波的频率不同,且频率还与核环境有关的原理,根据磁共振信号来分析物质的结构成分及其密度分布。但是,诸如磁通跳跃、导线振动等因素,依然可能导致超导磁体发生失超现象,并伴随一系列诸如过电压核发热的问题,前者会导致电缆绝缘材料的击穿,后者会导致接头被熔化,从而造成磁体不正常工作或损坏。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磁体放电技术,迅速将磁体内的能量转移出来,来提高磁体保护的可靠性。
国内的西南交通大学超导研究中心和美国的专利Pub.No.US2002/0030952 “超导磁体放电方法及装置”均使用电容器,通过斩波器原理,将超导磁体的电流直接变成电压,如果直流电流较大,直流电压部分需要的电容器容量会非常大,从而磁体的励磁电压大,不利于磁体的稳定。目前,国内,对于超导磁体放电电路达500A的放电方法研究还没有比较正式的产品或专利出现。
医疗核磁共振超导磁体一般运行电流较大,这对超导磁体的放电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放电电流大、电压低,放电过程稳定,这些都是用于医疗使用的基本要求。用普通的磁体放电设备,在0.5T的强磁场环境运行下,很容易导致散热风扇失效,从而使得设备都会导致核磁共振设备瘫痪。用普通的磁体放电设备,在40摄氏度环温下运行,内部温度无法完成散发,使得内部关键器件温度达80摄氏度,有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普通磁体充放电设备,电流过大,温度无法完成散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导磁体充放电装置,包括: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2、第一继电器J1、二极管D2、电阻R3、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电阻R4、第一温控开关K1、电阻R5、功率二极管D5、电阻R6、发光二极管D6、限流保险管FU、二极管散热风扇M1、第二继电器J2、二极管D7、电阻R7、发光二极管D8、继电器散热风扇M2、发光二极管D9、电阻R8、第二温控开关K2、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
第一继电器J1与第二继电器J2串联形成主路,第一继电器J1的一端作为装置的输入端并与充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继电器J2的一端作为装置的输出端并与超导磁体的输入端连接,其中,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 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输入端连接,并形成第一支路;
功率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限流保险管FU的一端都连接于第一继电器J1与第二继电器J2的连接线上;功率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于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的连接线上,并形成第二条支路;电阻R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于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的连接线上,并形成第三支路;限流保险管FU的另一端与二极管散热风扇M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散热风扇M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的连接线上,形成第四条支路;将第二条支路、第三条支路、第四条支路并联在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微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微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9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线圈骨架
- 下一篇:一种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