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8872.2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玮;王新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纵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套 电线 新能源汽车 橡胶凸起 内壁 贴合 本实用新型 防水层 高耐磨 硅胶层 阻隔 耐磨性 加厚 表面固定 导线表面 环绕设置 挤压摩擦 使用寿命 外界接触 外绝缘层 减小 磨损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电线,包括外耐磨套,所述外耐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凸起,所述橡胶凸起的数量为不少于二十四个且等距离环绕设置在外耐磨套的表面,所述外耐磨套的内壁上贴合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内壁上贴合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上贴合有外绝缘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凸起,不仅可在外部对电线进行有效的加厚保护,而且减小了电线外层与外界接触面积,从而极大化的提高了耐磨性,通过阻隔垫将多个导线进行阻隔,在内耐磨套的保护作用下,避免了电线使用过程中,导线相互挤压摩擦而致使导线表面磨损,从而提高了电线的使用寿命,于新能源汽车中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线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由于节能环保,受到了各个国家和地方的支持,而新能源汽车用电线可能要在潮湿、高低温环境中使用,且容易被摩擦,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安全、耐用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电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具备耐磨性好,使用寿命久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电线,包括外耐磨套,所述外耐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凸起,所述橡胶凸起的数量为不少于二十四个且等距离环绕设置在外耐磨套的表面,所述外耐磨套的内壁上贴合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内壁上贴合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上贴合有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的内壁上贴合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部的中心处插接有固定芯,所述固定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隔垫,所述阻隔垫的数量为六个且等距离环绕设置在固定芯的表面,所述填充层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阻隔垫之间的位置插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包括铜芯,所述铜芯由18束线束绞合而成,每束线束由102根直径为0.2mm铜丝绞合而成,所述铜芯的表面贴合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的表面贴合有内耐磨套。
优选的,所述外耐磨套和内耐磨套的材料均为聚氨酯橡胶。
优选的,所述橡胶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外耐磨套的厚度为0.08-0.12mm。
优选的,所述外耐磨套、硅胶层、防水层和外绝缘层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2:2:1。
优选的,所述阻隔垫对应导线的位置开设有与其表面弯曲半径适配的槽口。
优选的,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为0.03-0.05mm。
优选的,所述内绝缘层与内耐磨套之间的厚度比例为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凸起,不仅可在外部对电线进行有效的加厚保护,而且减小了电线外层与外界接触面积,从而极大化的提高了耐磨性,通过阻隔垫将多个导线进行阻隔,在内耐磨套的保护作用下,避免了电线使用过程中,导线相互挤压摩擦而致使导线表面磨损,从而提高了电线的使用寿命,于新能源汽车中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耐磨套、2橡胶凸起、3硅胶层、4防水层、5外绝缘层、6填充层、7固定芯、8阻隔垫、9导线、91铜芯、92内绝缘层、93内耐磨套、10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纵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纵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8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